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三:浅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影响 作业周期 : 2017-05-312017-07-20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 结合本次培训,谈谈您对本区域、学校及个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思路和想法。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如发现抄袭现象,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教务

作业三:浅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影响

提交者:学员郭燕萍    所属单位:古田县实验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7-06-23 08:10:01    浏览数( 1 ) 【举报】

 

浅谈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影响

      教育信息化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巨大变化,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尤其在今天,各国都将教育视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中之重,而教育信息化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对整个教育领域产生巨大的变化,并将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回顾近几年来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教育信息化在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均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对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做一分析,对加快教育信息化下一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 政策支持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前进动力

教育信息化自引入我国之后,就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19985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20001025日,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3]200298日,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100周年校庆上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可以看出,国家在21世纪初就给予教育信息化以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应政策。由于当时我国信息化社会起步晚、发展慢,因此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更侧重技术、手段方面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许多学者对教育信息化的关注不再局限于技术层面,更多关注信息化对教育质量及水平的提升。为此,国家又制定相关政策,以实现教育信息化更高层面的发展。

20123月,教育部组织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2012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建设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和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促进教师自主学习,推动教学方式变革。”

信息技术具有推动教育教学变革的巨大动能,对教师教育起着革命性的影响。由此可见,不论在何时,党和国家对教育信息化都予以了高度重视,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观念转变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根本实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印发后,一直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二是坚持应用导向和机制创新。可以发现,以前谈到教育信息化时更多关注的是建设,即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以提升生机比来衡量教育信息化,而目前则更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更多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真的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了吗?信息技术对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真的有所提高和促进吗?通过对关注点的比较可以发现,目前所提到的教育信息化不再是通过表面的硬件建设是否达标来衡量教育信息化质量的高低,而是是否真正将信息化运用到常规的教学活动中,信息化又是否真正促进了教学。  

3 环境建设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基础保障

刘延东同志曾强调:“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纵观我国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我国教育信息化已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尤其在环境建设方面,近年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政策的实施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发展平台。

1)在宽带网络校校通层面,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按一定比例配备教师用的备课计算机或电子备课室;同时给教师提供一套基本的教学资源和软件工具,并使一定数量的教师得到适当的培训。

2)优质资源班班通层面,通过将优质资源进行共享,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另外,为了使拥有网络条件的学校享受更公平的教育,国家相关部门更是推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使学生和教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名师的教育。

3)在学习空间人人通层面,通过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一个网络化的社交平台,除了为教师在网络上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的互动提供支撑外,还可以使教师尽快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该平台还是一个优质资源汇聚的平台,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有更丰富的优质资源可用。通过利用网络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给予评价,以提高其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能力。

4)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层面,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选择、政府评估准入”资源建设机制为准,逐步形成资源免费使用和有偿使用相结合的格局,充分调动企业和各类资源开发者的积极性。

5)在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层面,通过建设数据中心,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教育管理服务。

4 教师的发展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关键前提

刘延东同志强调:“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其关键是广大教师如何使用好信息化手段。农村教师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主力军,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我国目前的基本情况来看,农村教育质量不高,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致使教师的信息化观念、知识结构、信息技术能力还不能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要求,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用没用”的层面上,而对于其是否有效没有深入的了解。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6-24 12:08:19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