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7-10-092017-12-27

作业要求 :作业题目: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附上(建议教学设计方案和照片直接编辑在文本框发布);
4.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陈敏    所属单位:冷集镇中心学校    提交时间: 2017-11-14 13:59:21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1.4.1  有理数的乘法(2

冷集镇中心学校    陈敏

教学目标:1.巩固有理数乘法法则;

2.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3.将多个数相乘的符号法则运用到生活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有理数,与小学时的计算有着很大的区别。当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时,运算进程中的符号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归纳总结,才能较好的掌握有理数的相关运算。

教   法:引导探究法

学   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计算下列各式:

通过计算结果分析,你发现的规律是: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数时,积为正.(用文字描述)

2.预习自测

不计算最后结果,请直接判断结果的正负.

(1),  (2)

(3)下列各式中,积为负数的是(  );

A.(﹣5)×(﹣2)×(﹣3)×(﹣7)         B.(﹣5)×(﹣2)×|﹣3|

C.(﹣5)×2×0×(﹣7)                   D.(﹣5)×2×(﹣3)×(﹣7)

(4)ab为两个有理数,若a+b<0,且ab>0,则有(  )

A.ab异号;           B.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C.a<0,b<0;         D.a>0,b>0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

(1)请叙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__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0  

(2)计算:(1)│-5│×(-2); (2)(-)×(-9); (3)0×(-99.9).

解:(1)原式=5×(-2)=-10;(2)原式=×9=;(3)原式=0.

2.问题探究

探究一   巩固有理数乘法法则★

●活动①  回顾旧知

师问1:你会计算吗?

生答:从左向右依次计算

师讲:多个有理数相乘,可以把它们按顺序依次相乘.

【设计意图】由此引出了多个个有理数相乘的情况,既复习了有理数相乘乘法法则,又为多个有理数相乘奠定基础.

探究二   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

●活动①    经历探索的过程

师问1:计算下列式子,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负,正,负,正,负)

学生举手抢答.

师问2: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先让学生观察、叙述、补充,

学生抢答.

总结: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设计意图】这组式子利用负因数的个数逐个增加的形式,让学生马上可以观察出积的符号和负因数的个数有关.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体验获得结论的过程.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认识并通过活动,增强小组合作及资源共享意识.

●活动②  灵活运用

师问1:根据上节课有理数乘法的经验,你认为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呢?

生答: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

师问:你能准确熟练地计算吗?

例1.计算

(1);      (2)

师生活动:(1)题老师示范,(2)学生练习,并由一名学生板演.

练习

口算:(1)            (2)

     (3)      (4)

师生活动:思考一分钟,然后抽学生口答.

【答案】(1)24;(2)-120;(3)16;(4)81.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示范,进一步强化计算步骤,让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通过对练习的处理,加强学生对多个有理数的相乘时符号的认识.

 

●活动③  思考特例

师问1:你能看出下面这个式子的结果吗?

生答:能,等于0

师问2: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答:任何数乘以0,都得0.

总结:在有理数范围内,0乘以任何数都得0,所以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是0,那么积等于0.

师问3:在计算的时候,你是从左向右依次计算得吗?

生答:不是.

师问4:为什么不能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你认为怎么做更好一些?

师生活动: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然后再由一名学生单独发言.

总结:从左向右依次计算的方法不可取,因为这样做比较麻烦,也没有必要这样做。以后再遇到几个数相乘的式子应该先观察,再计算(若学生没能总结出来,老师可提示帮助).

练习

(1);(2);(3)

师生活动:学生板演,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对特例的思考,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通过对练习的处理,加强学生对多个有理数的相乘的法则的理解.

3.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是0,那么积等于0.

重难点归纳

(1)多个数相乘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因数,看看因数中是否有0.

(2)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

 

(三)课后作业

1.计算:﹣2×3×(﹣4)的结果是(  )

A.24     B.12     C.﹣12 D.﹣24

2.计算:(﹣)×(﹣)×(﹣)的值等于(  )

A.﹣1           B.+       C.+             D.﹣

3.若有2016个有理数相乘得的积为零,那么这2016个数中(  )

A.最多有一个数为0    B.至少有一个数为0

C.恰有一个数为0      D.均为0

4.计算:(1﹣2)×(2﹣3)×(3﹣4)×…×(19﹣20)=    

5.已知abc>0,acac<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0,b<0,c>0         B.a>0,b>0,c<0      

C.a>0,b<0,c<0         D.a<0,b>0,c>0

 

老师评语

教案详细,值得学习

评语时间 :2017-11-14 14:57:38

附件

  • 《有理数的乘法(2)》教案.doc 下载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