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7-10-092017-12-27

作业要求 :作业题目: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附上(建议教学设计方案和照片直接编辑在文本框发布);
4.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刘蓉    所属单位:建始县特殊教育学校    提交时间: 2017-11-08 09:50:07    浏览数( 0 ) 【举报】



教案教学设计



 



  本课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课文记叙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专心登山,脚步踏实,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首先写登山时看见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心中感到很奇怪;其次写与一位挑山工交谈,明白了他登山速度快的原因;最后写下山后请人画了一幅登山画,用挑山工登山不止的精神勉励自己不断向前。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写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了解挑山工的话,从其登山中感受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预习要求:



  1、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再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查字典理解。



  3、课文读通顺后,找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回答课后问题。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泰、衡、黝、咧、呗、哲、憨”7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下面的词语:节奏、平衡、饱览、诵读、不解之谜、耽误、哲理、意味深长、心悦诚服。



  3、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说明的道理。了解挑山工,感受其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4、学习课文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渲染、主题导入



  从今天起我们学习新的单元《快与慢》。一提起快慢,老师就会想到《龟兔赛跑》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说)



  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与快慢有关的一篇课文:《挑山工》。



  [设计思路:由单元主题为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导入新课。]



二、交流资料,链接文本



  课前布置同学们上网或通过其他的渠道搜集有关泰山和挑山工的资料,下面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生汇报)



  [设计思路: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对挑山工有个初步的了解,明白他们是怎样一群人,他们是干什么的。既考查了学生搜集相关信息的能力,又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初读感知,自主质疑



  1、让学生带着任务,充分地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打开智慧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2、组织交流:



  (1)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觉得自己说不好,也可以说一说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或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解疑释惑。各小组选择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准备在全班交流。



  (3)组织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师生共同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能会有如下几个:①“我们跟你们不一样。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样?挑山工肩背重物,走折尺形路线,可速度为什么不比游人慢?课文最后一句里的指什么?……



  [设计思路: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安排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让他们自主学习,学习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也为后面以疑促读,深入自学,自主解疑做好了准备。]



四、布置作业,熟读延伸



  把课文多读几遍,直到能够读流利为止。



  [设计思路:以学定教,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决定了后面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感悟人物精神品质的教学,所以此环节的设置并非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读课文。师生从正确、流利、朗读习惯、技巧等方面进行评议。



二、以疑促读,读中感悟



  1、按处理的次序出示上节课提炼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内容见前)



  2、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



  (1)各自默读思考,然后填写表格中概括差异的部分。



    |___挑山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结果:



  (2)在小组内分析交流,开展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统一认识。



  [设计思路:通过自学,学生认识到:游人轻装上山走直线,挑山工肩挑重物上山走折尺形路线。游人上山是玩赏,挑山工则是工作。]



  3、挑山工的速度为什么不比游人慢呢?在挑山工的回答中,有一个问句:你看,是不是这个理?挑山工是怎样理解这个理的呢?请同学们勾画出挑山工说的话,反复朗读,精读细品,然后填写表格中对比结果部分。



  (1)放手让学生自学。



  (2)组织交流评议。



  (3)通过朗读,你觉得在挑山工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有一种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4)鼓励学生读出挑山工的精神。



  4、组织学生讨论:课文最后一句话因为我需要它里面的指的是什么?



  [设计思路:该环节是课文学习重点难点突破的关键所在,紧紧围绕学生提出的疑点,引导学生精读细品,感悟内容。]



三、再读深思,学习表达



  1、快速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品质的。



  2、组织交流,形成共识,指导习作。



  [设计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写人的文章可以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使有机地结合起来,以。]



四、情境交融,心灵互动



  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认识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挑山工。他们身上具有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认定目标,勇往直前的可贵品质。假如有一天你有机会去登泰山,你会和挑山工进行一次怎样的对话?(出示画面《与挑山工面对面》)



  [设计思路:创设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唤起学生畅所欲言的愿望,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给了孩子一次触动心灵的机会,深化了思想认识。]



五、赏读品味,激发情感





老师评语

课堂结构紧凑,重难点突出,注重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名著的魅力。

评语时间 :2017-11-17 09:28:37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