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7-10-302017-12-29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于培训中期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可根据所教学科优秀课提交(必须为微课类另附上PPT课件)

注意事项: 
1.提交的教学视频要求您的教学设计相配套 ,微课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视频显示上传成功后,后台需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在平台展示)
2.视频命名为“单位+姓名+年级学科+课程名称” 
3.提交时,请在文本编辑框中编辑不少于100字的视频介绍以及提交视频配套的课件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章有竹    所属单位:茨河镇陶湾村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0-31 09:57:13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让学生在体验中关注现实中的生活

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     章有竹

情景说明

《守株待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课文,是一篇颇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文中讲述了古时候的一个种田人在田里干活时意外地捡到了一只撞死于树桩的野兔,从此,他不再干活,整天在树桩边等候野兔自己跑过来撞死,可是再也没有野兔来过,而他的地也都荒了。教学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生字新词,能讲述故事,理解寓言内容,懂得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不能存在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习欲望。

师:同学们,你们谁见过或听过野兔眼睁睁地朝树桩上撞,并撞死的事吗?

生:没有,哪有那么好的事!(该生大笑)

生:看过,书上有这样一只野兔。

生(齐):对啊,对啊,在书上看过,它一头撞死在田边的树桩上。

师:有些同学已经预习了新课,书上还真有这么一只野兔,让我们带着各自的心情来读一读由这只撞死的兔子引发的一个故事吧!

二、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已经读了一遍课文,很多同学读得比较流利,生词也读得很正确,哪些同学愿意把这些生词介绍给大家?

生:窜出。

生:撞……撞在……(手指飞快地拨了一下嘴唇,很快又纠正)撞树。

生:树桩。

生:捡,捡野兔。

生:乐滋滋。

生:锄头。

师:读得不错。有的同学读的是书中原有的词,有的同学是根据书中内容自己组的词,他们用自己的办法给大家介绍了新字生词,同学们想不想试试他们的办法自己来读一读呢?

生(齐):想。

(各自读词)

三、复读课文,抒发见解。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只兔子引发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再读一读课文,感觉一下,愿意和小伙伴交流的可以说一说。

(生复读课文,并交流)

师: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这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被一个种田人捡到了。

生:那个种田人非常高兴,巴不得每天捡一只。

生:但是他再也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一只也没捡到,而且地里全长满了野草,收不到粮食了。

生:对,兔子撞到树桩上是运气差,他捡到那只兔子是他运气好。(得了前一位同学的提示,该生很高兴地迅速举手发言)

生:我知道守株待兔就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撞过来。

师(点头):看来同学们读课文都很认真,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有的同学解释了课题,有的同学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兔子撞上树桩是运气差,而种田人捡到它是运气好,还有哪些同学要谈谈自己的想法呢?

生:就算运气差,也不会差到去撞树桩送命吧,是不是想自杀啊?(小声在下面自语)

师(笑):你有什么想法,就提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吧。

(生站起复述一遍)

(班里一阵骚动:有的同学为这创造性的意见称好;有的同学坚持反对——没听说过兔子自杀的;有的同学则说——运气差了喝口凉水都塞牙)

四、读文解疑,创设情境,体会寓意。

师:是啊,同学们这样说有道理,那样说也有道理,兔子究竟为什么会撞在树桩上呢?请同学们迅速将课文默读一遍,我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生读文,很快读完,部分同学举手发言)

生:他可能……可能被一只大灰狼追赶,没看清前方有一个树桩。

生:或者他看见了,只是跑得太快,没来得及躲开。

师:这两位同学真是富有想象力啊!这样一来,我们的故事似乎更完整了。可是,你们的推测有些矛盾啊,一个说没看清,一个说看清了,我们怎样来化解这个矛盾呢?

生:我想可能没看清吧!因为课文中说“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它“窜出来”,速度应该很快,不晓得前方有个树桩。

生:如果它看清了前面有个树桩,它一定会往旁边打一个滚儿躲开,不然撞上去会很痛的,可是它却撞死了,肯定没看见。

(全班同学大笑,表示认同)

师:这两位同学有据可依,我也赞成。冒失的兔子撞死了被种田人捡到,他运气真好啊!我真希望自己就是那种田人,咦,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想同学们的想法都和您一样。

生:这么美的事,如果被我遇到了,我也会乐滋滋的,心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生作陶醉状)

生:不可能,你看——“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声情并茂地读完)

生:我只是想想,又没做,我才没那么傻。

生:对,我们只是想想,肯定不会那样做的!

师:是啊,知道种田人最后等待的结果是一无所获,你们当然不会做!

生(齐):不是,不是……

(群体高声反对,情绪高涨)

师(故作惊讶):那是为什么?(接着)你们就告诉我这个可怜的种田人吧,别卖关子了!

生:我告诉你吧,兔子已经吸取了教训,碰到树桩老远就绕开了。

生:不对,兔子都死了怎么吸取教训啊!

生:那次兔子撞树完全是意外,哪有那么多兔子来撞树?

师:哦,意外,偶然,不是天天都有!(故作顿悟)

生:对啊——什么“不是天天都有”!你也别想两三天碰上一次,都说了那次是非常意外……(表述有些吃力)简直是异想天开,别想了,老老实实种田吧!

师(呆呆的):我只有种田了?

生:种田有什么不好?正正当当的劳动,而且又有粮食吃!

生:偷懒是不行的,你要靠自己的劳动得到你想要的,光守那里不行。你真要逮兔子,可以下套子,挖陷阱……

师(鼓掌):你懂得真多!

生:哎呀,你终于明白了!

(一片热烈的掌声)

师:可是到了冬天,我就揭不开锅了!(扮愁相)

生:没关系,快把那野草锄掉,让庄稼快快长起来。

生:知错就改不晚,我们帮你去锄草吧!

生:对,我们人多力量大!

师:谢谢大家!刚才的教导真是让人心服口服啊,同学们了解了种田人的心理,并热情地为他想办法,我替种田人给大家鞠一个躬!(向大家鞠躬)

五、通读全文,联系生活,感悟真理。

师:既然已经替种田人想出了办法,现在我们可以放松一下心情,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这篇课文。同时,大家也想一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有没有类似于种田人总想着不劳而获,到最后不得不吃亏的人呢?

(生或个读,或结合读,或表情动作相伴。交流片刻后,举手发言)

生: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人,平时不努力学习,光想着考试抄袭别人的,结果学的知识越来越少,成绩越来越差。

生:我们班还有一位同学。我记得有一次数学单元测验,他考了八十多分,他以为下次还可以考那么多,就不认真听讲做作业了,结果考了个不及格。

师:嗯,大家想想他那次为什么会考八十多分呢?

生:老师监考很严,他根本抄不着,可能是平时努力的结果吧。有句格言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他是因为骄傲才后退的。

师: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值!可是不努力,光想凭运气,就会和种田人一样,越来越糟,要及时端正思想。

生:我爸爸以前很认真地种田,可是有一次玩打牌赢了几十元钱就懒得去田里了,天天打牌,可是每次都输钱,我妈妈吵他他都不听,说运气来了就会赢的。

生:你运气好,难道别人运气不好吗?

生:想和种田人一样不劳而获,会吃亏的!

生:赌博是违法的,赢了钱也不光荣!

(同学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师:看来同学们对此很有看法,你打算怎样劝解他的爸爸呢?大家把想说的写在纸上,回去后读给你们家长,请他们提提意见,适当地修改一下,完成好以后,我们把纸条交给这位同学带回去,让他的家长好好地读一读,大家愿意吗?

生(齐):愿意。

(纷纷动笔)

(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原本以为会上得严肃、规规矩矩,没想到学生非常活泼,他们的想法看似幼稚,却非常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有些想法在课前我没能完全预测,可是既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来了,我就不能置之不理,于是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程序,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创设一定情境,顺藤摸瓜,不仅让学生领悟了课文的寓意,而且能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发表自己的见解,直抒胸臆,孩子们在合作、探究中愉快地学习,大胆创新,张扬个性,使整堂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新课程标准》如此说:教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学生不同的个性与智慧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观、态度观、价值观、情感观,如果教师一味要求“归一”,不仅会使整堂课拘于形式,枯燥无味,也会扼杀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心。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倾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并且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作年幼无知不成熟的人,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意愿,接受自己的权威。

通过这堂课,我更能深切地体会到:还学生一个空间和一些时间,他们将会变得真正强大起来!

专家点评

“语文素养”既包含语文能力,又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堂课,如果缺乏了互动,由教师唱独角戏或由学生任意发展,学生学得的知识再多,终究缺乏的是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掌握知识简单,创造知识却是需要良好的环境、智慧的闪现、交流的升华做温床,需要一个个时机去促成。

这堂课以学生的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读词促以学词,读文促以理解。接着边读边议,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发表见解,使他们的积累有一席用武之地,领略了成就感,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更为有力。再一个就是教师根据教学情况相机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一起进入文中,由一个个旁观者演变为当事者,明智地看清问题的本质,找出问题的根源,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把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又并没有一味地退让开,她做了什么?她听取了孩子们的一言一论,她鼓励他们发表见解,她偶尔也像孩子们一样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她也会来了兴趣般和孩子们做个游戏,她融入到孩子们当中,成了孩子们真真正正的学习伙伴。

一篇好的课文,不仅仅能激发孩子们很大的兴趣,更能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生活。而一堂好的课,也是如此。孩子们的心是敏感的,他们嗅到了书本以外的现实生活的气息,他们会对一些现象或状况存有忧虑,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教师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往往能将他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这是我们有些教师疏于做的。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关注课本,更应关注生活,这一点,在课的最后做了一个很好的了结。

好的伙伴,就是学习中最有力的老师!

好的老师,就是生活中最贴心的伙伴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1 16:45:33

附件

  • 六年级五介绍小伙伴.ppt 下载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