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7-10-302017-12-29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于培训中期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可根据所教学科优秀课提交(必须为微课类另附上PPT课件)

注意事项: 
1.提交的教学视频要求您的教学设计相配套 ,微课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视频显示上传成功后,后台需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在平台展示)
2.视频命名为“单位+姓名+年级学科+课程名称” 
3.提交时,请在文本编辑框中编辑不少于100字的视频介绍以及提交视频配套的课件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赵明荣    所属单位:城关镇城内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14:33:26    浏览数( 2 ) 【举报】

 

    

                    《0的认识》教学案例

                      谷城县城内小学  赵明荣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3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表示的几种意义:可以表示没有、水结冰时的温度、起点的含义;学会正确地读、写“0;理解有0的加减法的含义,能熟练地进行有0的加减计算。
    2.
能力目标: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会运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探究交流品质。
    3.
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结合进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0的含义和0的加减法

   难点:体会“0”的两种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直尺

   学具:05的数字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活动激趣。

师:大家有没有玩过“吹泡泡”的活动?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吗?(请两名学生分别来吹泡泡,其他同学帮忙数一数,看他吹了多少个。)

2.设疑引出“0”。

师:刚才他们吹了这么多的泡泡,现在到哪里去了呢?(破了)泡泡都破了,一个也没有了,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0的知识。(板书:0的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吹泡泡”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  在活动中体会0的含义。

1、故事导入。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他遇到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同时出示几幅猴子图。

(师简述故事:太阳下山的时候小猴从好朋友小兔家回来,发现妈妈不在家。妈妈给小猴留了一封信,信中说“亲爱的小猴,妈妈有事晚点回家,我在家里留了几个桃子给你当晚餐,桃子的个数比1大比3小”。)

2)师:那猴子妈妈到底给小猴留了几个桃子呢?谁来帮帮小猴?

:留了2个桃子(注意学生语言表达完整)出示三幅小猴和桃子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小孩子感兴趣并熟悉的问题引导动画设计学生很感兴趣,在创设的情景中,巧妙的生成问题:从中得到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2、理解0表示“没有”的意思。

1)师:仔细观察这三幅图,想一想,说说小猴是怎么样吃桃子的。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师帮助组织语言,并给予认可)

小结:盘子里有2个桃子,小猴吃了1个,还剩1个,它又吃了一个,盘子里1个桃子也没有了。

2)师指第一幅图问:盘子里有2个桃子,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

3)被小猴吃了1个,还剩1个,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

4)指第三幅问:一个也没有了,用数字几表示呢?有吗?(板书“0”)

板书“0”并领读。说明01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表示。

   5)说一说。

①师拿起3根粉笔,让学生说是几(学生读“2”);师放下所有粉笔问:现在我手上一根粉笔也没有,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生说“0”)

②那么,同学们开动脑经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 “0” 来表示吗?同桌说一说。

③学生充分联想,利用藏起桌上的物品、书包里的书、口袋里东西等等方式来表示“0”。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0”,从而加深对“0”的认识和理解。】

6)小结。

0”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它表示没有的意思(板书:“没有”)。像刚才这样一个泡泡也没有,一个桃子也没有,都用“0”表示。

2.理解0表示“起点”的意思。

1)课件出示跑步比赛视频,体会“起点”。

①第一次:一个学生从“0”度线开始跑,另一个学生从中间开始跑。(进行思品教育:要遵守游戏规则,这样才公平。)

②第二次:两名学生都从“0”度线开始跑。

③引出“0”的另一种含义:表示起点的意思。

师:(教师指着“0”度线) 刚才大家说从这里开始跑才公平,那么这条“0”度线表示什么意思?(板书:“起点”)

【设计意图:越是身边的数学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的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将知识教学融于有趣的跑步比赛活动中,以动促思,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2)观察直尺,加深认识。

①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②汇报发现的结果。

③反馈练习:

A、   

(  )

(  )

(  )

1

2

5

填一填。

B、    让学生顺数、倒数。

C、    学生看尺子提出问题并请同学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提问题,既加深0表示起点的意思,又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对数序的理解。】

 3.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0的两种含义,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

点”的意思。

三、学习书写“0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你能说说0像什么样吗?

生:0像个鸡蛋。

生:0像鸭蛋。

师: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给0编首歌吧,仔细听老师的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2.教师在田字格示范写“0

想知道0到底怎么写吗?写的时候要注意: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看,写出来的线多圆滑呀。

4.打开书描红29页,比一比看谁描写的美观整齐。

四、有关0的加减法

1.有关0的减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上第29页的小鸟图。

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说一说。(同桌交流)

生畅所欲言后小结:鸟窝里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鸟,鸟窝里一只鸟也没有了。

2)师:那可以怎样列式呢?(生说师板书:33= )

师: 得数是几? 为什么?(板书得数:330并读一读)

3)师:从上面的两个算式,你能想出55的得数吗?44=?11呢?

4)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呢?(生自由发言)

继续引导观察发现:(如减号前面是3,减号后面还是3。都是几减几得0

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

5)师小结: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得O

2. 有关0的加法。

1)课件出示(有3只青蛙蹲在荷叶上,又漂来一片荷叶。)

能根据图意提一个问题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2)还能怎么列算式呢?为什么?

板书:303  033

3)师:还能写出这样的数学算式吗?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又有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呢?

(同学们越来越厉害了,小秘密藏都藏不住。 我们学习的是关于0的加法,一个数加上0或者0加上一个数,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3.想一想:50=?

1)师:还敢接受我的挑战吗?50=?为什么?

2)师:同学们说得实在太好了。我也同意505。其他同学呢?

板书:505

3)师:还能再说几个像这样,用一个数减去0的算式吗?

4)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减0,等于这个数本身。)

【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条件的分析问题能力,加深了对0表示什么都没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境的能力,让学生理解了“0”表示什么都没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五、巩固练习

1.课本练习六第1题。

   2.课本第30页“做一做”。

六、  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它可以表示“没有”和“起点”的意思。课后请同学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它、用到它,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整理,又锻炼了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提醒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养成从生活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习惯。】

板书

0的认识

                                    0

起点

没有

    

                   

2                       1                0


330            4+0=4            505

        220            04=4

老师评语

附件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