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论如何对农村中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发布者:杜胜国    所属单位:局机关招考办    发布时间:2017-10-23    浏览数( -) 【举报】

赏识教育是我国着名的赏识教育专家周弘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亲自实践,亲身体验所摸索、创造、总结出来的,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育模式。赏识教育更好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它要求教育者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耐挫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求知欲和上进心,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让他们成长为有健全人格的栋梁之才。

当前在农村中学中,对学生的教育更是一项责任重大而艰巨的工作。现在的中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且父母不在身边,还有一些父母,平时忙于挣钱,根本无暇顾及小孩的学习情况及心理问题,在日积月累下,小孩不与父母沟通,父母也不知孩子做些什么。还有一些学生,生下来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因为父母为了挣钱,全都在外打工,一年只有几天与孩子呆在一起,这些学生缺少了父母的管制,同时也缺少了父母的关注,我行我素。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物质条件比较优越,头脑灵活,有创造性,有爱好特长,人际交往能力也日趋成熟而又没有父母管束,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对生活有一定的激情,要强好胜;但很多人任性,怕吃苦,不愿学习或者说是不愿刻苦学习,缺乏耐心、恒心、信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且又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在困难面前容易放弃,挫折面前容易灰心,与老师和父母的关系也往往不太和谐。他们有的人很自负,有的人又很自卑,有的人是自负底下掩藏着自卑。

因此,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农村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赏识教育不失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教育方式;同时,对于当前形势下的农村中学生实施赏识教育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赏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赏识教育,是指在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善于捕捉、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加以不断地赞扬、鼓励,使学生经常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对学生存在的缺点、错误善于引导、先扬后抑,使其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从而醒悟,内心产生一种改正错误,要求进步的愿望的一种教育方法。

赏识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教育方法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缺点一味地批评、指责,不问任何情由,不给犯错学生申辩机会。有时甚至用学生的某些缺点、错误掩盖、抹杀学生的优点、长处。从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恶学习,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赏识教育在实施新课标和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赏识教育有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当前我国实施的的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中,通过推行赏识教育,不断激发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优点、长处,学会赏识自己,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的变为我要学,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勤学、团结、守纪、拼搏的良好学风,有利于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2、赏识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素质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它要求在现代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由于学生的具体实际复杂多变。教育教学方法不应是单一的。而应该是灵活多样,不断变化的。如何才能在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这就要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活动中,通过推行赏识教育,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充分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长处,不断地加以赏识、激励、引导,使学生经常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发学生内在的强烈追求知识的欲望,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使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发出来,从而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使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要求,变成一种内在的需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了赏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3、赏识教育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赏识教育作为一种爱的教育,一种情感教育,它在教育学生时,主要从关心、爱护、挽救、帮助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激励学生不断发扬优点长处,学会赏识自己,使学生不断奋发向上。对学生偶然出现的缺点、错误,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指责,而是站在同情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之所急,通过谈话,拉家常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情感交流,诱导学生深刻地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及危害,并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委婉的批评,使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深刻自我反省,深受教育,并主动自觉地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既能使学生容易改正错误,接受老师的教育,搞好师生关系,又能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二、如何对农村中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赏识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我国著名的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说得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只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善于捕捉、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加以不断地赞扬、鼓励,把握学生最渴求的赞赏,以满足其心理需要,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他们的学习就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未来就会无限光明。

健全的人格意味着做“人中人”,坦然面对现实,乐于与人合作,在他走入社会后,能很快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健全的人格意味着富有爱心与同情心,乐于与人交流感情和思想,面对挫折能积极地对待,在挫折中奋起。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留心观察,随时捕捉学生中的闪光点,把握时机给予积极的赏识——你能行。对于个别“人上人”的学生,我会对他少点关注的目光,让他明白你行,人家也行。总之,让每个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各有所长,都有巨大的潜力,这样学生的自信就不是盲目的自信。例如:当学生学习很烦躁,觉得自己怎样学也学不好时,我会在班会课上放《我真的很不错》这首歌给学生听,开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成绩。曾经有这样一位女生,成绩优异,能力很强,但是输不起,一次在班长竞选中落选了,一度精神萎靡。这些都说明这个女生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意识过强,个性脆弱,因此我首先是让其改变“人上人”的心态,让她明白,你行,人家也行,培养健全人格。总之,通过赏识教育,让不行的人觉得自己行,让行的人觉得自己更行。给自己正确的定位。

2、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学生找到学习的激情

赏识教育就是要提倡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世界真美好”的环境。意思是,既不要把孩子培养成自觉高人一等的“人上人”,也不要把孩子培养成自卑自怜的“人下人”,而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和同伴良好相处,既尊重别人,也受人尊重的“人中人”。

一个具有“人中人”观念的学生,他的内心是和谐的,他与周围环境也是和谐的,他的人生也会顺利的多。魏书生老师在创造良好环境时,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帮助人、信任人、原谅人的品质,他给学生出的日记题目,重复得最多的就是《尊人者,人尊之》。魏书生认为,一个班集体,一旦用“尊人者,人尊之”的思想统帅起来,这个集体就会产生极大的凝聚力,每个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人就会感到幸福和自豪。

学习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过程。现在的课本是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设立的量化标准。认知结构可以量化,但有些因素是不可量化的,比如情感。因此老师要承认学生的认知差异。在认知方面差一些的学生往往通过情感因素来协调他的主观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主观上不怕学习,居高临下地看学习,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情感与逻辑的结构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潜能就会迸发出来。当学生有一天意识到,学习这么有用时,他自己就会学习,当学生自己想学习时,就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时候。例如,2007年我任教小学毕业班语文的时候,班里有位淘气的男同学,各科成绩都较差,别人经常挖苦、批评他,并当面预言他将来肯定没出息。然而,一句赏识的话却彻底改变了他。一次语文测验,由于该同学做了一道全班只有他答案正确的题目,在语文课上,我表扬了他一句:“王江同学是我们班的佼佼者……”就是老师这一句不经意的表扬,激发了那位同学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后来,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成了班上的语文佼佼者,并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重点中学录取。正如一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

3、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习惯是人们长期重复地进行某项活动而逐渐养成的一种经常的、不需要监督的行为或倾向,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转化。笔者在几年的班主任时间里,全都担任“普通班”的班主任。“普通班”就是学生成绩差,纪律涣散。因此,学生的不良行为也是最多的。例如,有些学生上到初三,还是好动,缺乏自律,这时候我认为班主任要面对他,接受他,然后再慢慢地改变。如果老师自己的心不宁静,采取“暴力”镇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我采取的方法是赏识、淡化学生的“好动”行为,不能特意去强化它,强化的结果就是学生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这并不代表不说缺点,缺点要少说,点到为止,努力去寻找他的长处,赏识他的闪光点,使其自觉转向正常。例如,有一位男生,刚上初一时,每节课下课时不去上厕所,上课铃响了,急匆匆地跑去,自然每节课都迟到。后来我找他谈心,他告诉我说是小学养成的习惯,我就与他共同制定规则,一段时间内就只解决这个问题。在充分尊重其人格的基础上,告诉他应该怎样去做,比限制他怎样的效果好得多,同时,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总之,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的重要方法,就是对学生的正确行为给予赞许和赏识。

(四)尊重宽容学生,善于运用处罚技巧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简单的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要善于运用处罚技巧。也可以大胆批评,这批评是接受的“提醒式”,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赏识教育在处罚学生时应注意,处罚要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要法治,不要人治。处罚要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不得随老师当时的情绪来定。不要在气头上去处罚学生。老师在气头上处罚学生时,往往会不够理智。特别不要老账新算。有些老师批评学生喜欢“揭底”,只要学生做错了事,就将学生一年甚至几年前犯的错误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无地自容。实际工作中,这样的老师最遭学生的反感。

赏识教育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肯定和培育人类情感的力量,在于重建人性中的平衡和谐,唤醒人沉睡的潜能。赏识教育超越了功利教育只关注结果的局限,它更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快乐的学习状态和生命状态,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学习爱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快乐并带给别人快乐。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并创造快乐的生活。赏识教育的最终使命,就是唤醒人性的崇高,提升生命的本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赏识教育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方法之一,作为一门高深的教育艺术,正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接受和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赏识教育一定会在农村这块教育改革的沃土中结出累累的硕果,必将会引领素质教育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