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

  发布者:李耀    所属单位:江夏区湖泗中学    发布时间:2017-10-29    浏览数( -) 【举报】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

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语文课堂正一天天地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技术也必将成为教师和学生必备的教学与学习的专业技术,信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必将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信息科技进步下的一般规律。信息技术在冲击旧的教学观念,淘汰旧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思维和生存方式,形成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所有语文教师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那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下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呢?

一、实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北师大师书恩教授是这样来描述的:“整合型学习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当学生能够选择信息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及时地获取知识、分析整合信息,并能精彩地呈现他们的学习结果时,就达到了有效的技术整合。信息技术将成为课堂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像其他课堂工具一样易于得到。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用以往不可能的方式来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促进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有效理解并且能够产生他们自己的新的体验……”

学科课程整合是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因此,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让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自由的选择信息技术的各种形式与手段,充分有效的进行语文教学的各项活动,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甚至可以超越老师的视野和想象,直接的、生动的、全方位的去接触语文资源,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二、确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语文教学有它自身的规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语文的性质与地位:“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工具性,在这一点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语文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决定了它与信息技术的不同,所以,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为目标,以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不能为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的语文素养。

其次,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层面的东西,在教育教学中,它必须与其它学科巧妙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它巨大的作用。没有知识、思想、艺术的联系,信息技术便无所谓效果。新课程理论中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 “整合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些理论都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

所以,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不能只重技术或偏重形式,而要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合理运用,使之达到效能的最优化,最终目标是学好语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语文学习环境,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优势,教师应利用这种优势,因地制宜地构建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因为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突破教师和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的资源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大教学容量。教师自己还可以不断丰富这个学习环境,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这个数字化的环境除了它本身的诱惑性外,它还改变了知识的出发点,使学生第一次有了如此广阔的视野,学习可以变得富有创造性,成为了一项简单而富有乐趣的活动。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产生“乐学”的情绪。

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文学或科技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科技精神为基础,教学这类课文,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独特的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强化学生无意注意,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人物形象的内在意蕴,自觉地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分析对比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尤其对科技成果的演示,可以更及时的把握现代科技的动态。

四、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学习过程,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生动、真实的语文教学环境,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极大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随着信息时代全新的阅读与检索方式的出现,培养新的阅读能力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印刷材料的阅读发展到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阅读;从利用图书馆到利用电子资料库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信息技术课教会了学生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进行阅读,提高学生高效率地阅读和检索大量信息资料的能力。通过网上浏览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电子读物以及使用计算机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阅读。 

这样,单位时间内阅读信息流通量大大增加。师生尽可能使用最新、最流行、最贴近生活的、最接近实际的语文资源。学生要利用网络主动获取无限的相关知识并不断提出新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居于合作伙伴和多种问题指导者的地位。

五、利用信息技术培养语文学科的创造性思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环境,进行协作式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利用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结合进行探究式学习,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目的,这是信息化语文教学的重大任务。

人类的思维有三种基本形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第二种是语文的基本思维方式。但这三种方式之间只有思维材料和思维加工手段、方法的不同,而没有高低级之分。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由于具有整体性、跳跃性所以往往比逻辑思维更适合于探索和创新的需求。事实上,创造性活动中的关键性突破主要靠形象思维或直觉思维。但逻辑思维可以使思维具有条理性,没有它给形象思维和知直觉思维指出方向,灵感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运用信息技术从事语文教学,恰好把二者结合起来,有利于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利用信息技术下的“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和“发现式”、“探索式”等新型教学模式最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再者,信息技术本身,对创新精神的要求也比较高,尤其在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相结合的多学科学习中,学生的综合思维品质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六、在语文教学和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做到道德、人文并重。

信息技术也是人类智慧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目的的了解相关的社会、法制和道德问题,并自觉地遵循与此相关的行为规范,懂得尊重、平等、共享、自律、安全等原则,也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同时,语文教学也传承语文学科优秀的人文传统。《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中,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的体验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大胆表达他们的情感世界,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课程实施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也必须遵循以人为本、自然运用的原则,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当然,信息技术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实现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还存在许多有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