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信息化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布者:陶海峰     发布时间:2017-11-07 浏览数( 0) 【举报】

信息化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应对策略

 

武汉外国语美加分校   陶海峰

 

摘要: 教育公平是时下教育界热门的话题之一,而课堂教学中的公平问题则是与学生最密切、最直接的问题。笔者通过当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进行分析,并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上应对不公平问题提出几点对策,试图与同行教师能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做到教育公平。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教育公平;教师行为;互动交流。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过程中一个具体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在教育目标实现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课堂上的公平对教育公平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身为一名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对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课堂教学中不公平教育问题的主要体现。

    (一)教师教学心理不公平。

教师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心理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期待。 学生的成长除了受自身的能力影响外,还受到教师的期待影响。教师对某位学生充满了期待,这位学生得到了由这种期待激发的积极暗示,就会向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反之则会变得消极迟钝。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观上对学生的选择偏好或客观上希望上课顺利、节省课堂时间、实现教学计划的目的,总是对自己喜爱或成绩优秀的学生充满积极期待,给他们充足的机会展现、练习。而对于成绩、表现后进的学生来说,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教师压根儿就没想到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展示自己。即使有机会站起来和教师互动,绝大多数时候这种互动也是教师单方面强压的,没有鼓励,没有耐心,是消极的。这样的冷遇使这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学习活动空间越来越狭窄,甚而渐渐走向课堂教学学习的边缘。

2、心理偏见。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承认,教师的心理其实是存在偏见的,这种偏见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公平性。这种心理偏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师出于个人原因而偏好家庭背景优越的学生;另外,教师对基础好、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与特殊优待,用学生的话来形容,就是“老师喜欢好学生,不喜欢成绩差的,一碗水端不平”。虽然绝大多数教师们尽量在心底努力纠正这种心理偏见,但因为教学质量、教学进度、教学内容量的高低大小及私心的作用,常会致使这些心理偏见在老师的心里作祟,有意无意地给学生贴上了固定的高低大小标签,严重地影响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公平对待。

(二)教师举止行为不公平。

     1、教师站位的不公平。教师的站姿中体现着许多教育内涵,而教师的站位则直接体现着教师的公平意识。当教师在上课时,长时间的站在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生面前,会对其他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认为教师只喜欢那几个学生而不喜欢自己,这样不公平就产生了。

2、教师课堂衣着打扮的不公平。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初中学生来说,教师的衣着打扮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生的评价,学生的心态。教师的衣着过于时髦高档,对于学生中家庭不太宽裕的那部分学生显得有些不公平,特别在农村中学,贫困学生占学生总体的相当大一部分。

3、教师眼神的不公平体现。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的教师无论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目光中的教育力量是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非常清楚的,也是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作为教师,我们曾不止一次抱怨:“班上的那几个差生我连看都不想看到他们”。“上课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干什么,看着他真是来气”。还有,当我们教师们环视学生时,你是否感到每一个学生都接受了你的目光?有没有留有死角?作为学生,因为成绩和表现的不好,而导致在课堂上老师看都不看他们一眼,这公平吗?

(三)师生互动交流不公平。

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简而明之,就是师生个体、师生群体、生生互动的交流过程。没有这种多主体、多层次的交流,就没有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1、教师选择意向的不公平。

师生个体交流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一种最常见、最直接、最广泛的方式。从选择交流对象这个角度来看,教师作为主导者在师生交往中具有绝对的选择权力。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如愿以偿地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下去,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教师在选择互动对象时,按照上文提到的期待选择和心理偏见的因素,总是喜欢选择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或是表现突出积极的学生,于是这部分学生就得到了更多的课堂时间,更多的参与机会,这就是教师选择意向的不公平。

2、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不公平。

师生群体交流时,又是教师独霸,学生盲从。当教师与学生出现意见分歧时,教师总会用教学内容上所谓的“标准”来束缚学生,成了课堂上唯一的扩音喇叭。而学生则毫无创造性、被动地接受着教师传来的信息,逐渐养成了思维的惰性。这就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不公平。

3、学生在课堂活动上担任角色的不公平。

生生互动是课堂交往中的又一种交流形式,它包含多种形式。突出表现为同桌合作、小组合作、集体讨论、小组集体辩论等形式。在这种生生合作的学习中,也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比如在任务分配上就有不公平现象,优等生分到的任务往往是富有挑战性、思考性、具有一定思维深度和组织协调能力的;而成绩稍差的学生基本分不到任务,更没有这种交流的权利,基本处在一种只听只看只服从的状态。这种有失公平的任务分配不仅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初衷,还造成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上担任角色的不公平。

二、课堂教学中不公平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应对上述诸多课堂教学行为中体现的不公平现象,关键还是从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原因。本人就上述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谈几点应对策略:

(一)改变教师的教学心理。

1、改变教师期待的不良影响。课堂教学观念是教师课堂行为的指导思想,要建立公平的课堂就必须改变教师原有的课堂教学观念。过去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存在诸多不公平现象,其原因也在于教师所持有的课堂教学观念的偏失,其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指导思想中持有的应试教育、精英教育和社会价值本位的教育指导思想,必然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把培养优秀学生作为教学的目标任务以及判定学生优劣的标准。于是就有了在课堂教学行为中重视成绩优秀、学习表现突出的学生的心理暗示。因此,建立一个“参与、教育机会均等、公平”等课堂氛围是教师改变这种教学心理暗示,转变对成绩突出学生优先的教育期待,改为以个性发展的均等观看每个学生,给有着不同特长的学生以相关的特有期待,因而突出教育结果个性化的均等。

2、抛弃心理偏见的消极影响。社会的不平等因素会间接影响课堂氛围结构,学生会因家庭背景的优越或个人以往表现是否优秀而受到课堂的特别优待,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应该首先从心理上更好地树立平等观,塑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结构,在这种课堂上,教师需要在教学心理和行为上消除学生彼此间隐性的社会地位,使同伴地位中的不平等不至于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中的经历,消解学校权威法定化角色的差异,培养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这就需要教师避免在课堂中对干部学生的特别关照,整理学业秩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自尊、自信,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避免优生始终认为“我最棒”,而后进生始终认为“我最差”的思想恶性循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上,每个学生个体都是待发展的个体,他们具有同样的身份,那就是知识缺乏、能力亟待发展、情感亟待陶冶的学习者身份。教师应该让学生们知道,作为老师本人,他(她)对学生是没有偏见的,对于学生而言,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人人可以品尝成功的喜悦。

(二)规范教师仪表行为。

 教师应该在站、坐、行走上给予学生一个为人师表的表率引导作用,更应该在这其中体现起码的尊重学生、尊重自己的教育公平精神。

当我们的教师走进教室后,端正、挺拔、向上、有朝气的站姿对全体学生的学习心理有着积极的意义;面对学生时,教师的坐姿是否端正、优雅、稳当,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自然、大方、协调的行走姿势则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这里面体现了对学生的重视问题;另外,教师的衣着不能过于暴露、花哨,要整洁得体、大方,打扮不能随心所欲,以合适、淡雅为宜,这是必须的,这样的教师,学生在心里会给予他(她)更多的认同,学生也会在心理上有种受到重视得以平等的意识。

教师的眼神在教育教学中经常用到。“三流的教师用棍棒教育人、二流的教师用嘴巴教育人、一流的教师用眼神教育人”。课堂上学生开小差,教师会用目光注视该生让其集中注意力;找学生个别谈心时,随时注意观察学生表情的变化等,这其中存在着教育公平的问题。当教师使用注视的眼神时,是否注意到什么时间该注视学生的什么部位才公平的问题?你在批评学生时看着学生的胸口,学生会觉得你心虚,不理直气壮;你在讲课时目光始终盘旋在学生的头顶上,学生会觉得老师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不尊重我们等等。

(三)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互动交流。

1、丰富课程内容,促进课程资源的公平分配。 采用多样化的材料与方法,鼓励个体学生自主学习,布置更加个人化的作业、实行多种分组模式,从而缩小学生个体之间的能力差距。创建平等的教室需要在不忽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扩展课程,发展学生广泛的技能和能力。因此,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课程内容,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是促进课程资源公平分配的重要途径。

2、课程资源的公平分配需要为所有学生提供学习相同课程内容的机会。传统的能力分组教学剥夺了所谓的“低能力组”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根据学生的特殊性为不同学生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的学习材料,又要给予学生学习具有同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的机会。

3、协调师生地位,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教学学习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尊重学生表达学习思想的机会,拒绝自己成为“扩音喇叭”,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培养学生平等与教师交流的权利和能力。当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在课堂上,促进空间资源和学生资源的公平分配也是要实现上述目标所需要的。这有很多应对措施,其中合理设计学生座位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课堂上的教育管理者可以使不同类型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排列呈均匀分布状态,以保证每一个学生周围环境的相似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是为了缓解空间距离所带来的座位的优劣之别。当教师与所有学生尤其是与距离教师较远和处在教师视域边缘的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时,师生之间就会降低空间距离所带来的疏远感,从而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师生的交流心理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其他多方面的能力必将得到发展。

4、以学生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采用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来解决课堂要求的一致性与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个人性质的课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合作性课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完成;竞争性的课堂要求学生个人之间或学习小组之间竞争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分层教学注重学生的差异性,结合互动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就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减少了课堂中的“看客”,压缩了课堂中的“死角”。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作为教师,我们唯有克服自我意识心理和行为表现上所体现的偏见和不公平,时刻提醒自己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并随时对自己不公平的教学行为做出适当的调整,才能在教学过程和结果上无限接近公平。

 

 

参考文献:

1、 吴非著: 《不跪着教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 郑杰著: 《给教书的一百条新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3、 (美)梅里尔、哈明著、罗德荣译:  《教学的革命—创新教育课程设计》  宇宙出版社出版。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