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赵威 所属单位:南通市五里树小学 发布时间:2017-09-13 浏览数( -) 【举报】
一、 枯燥的机械性重复练习
器乐学习,作为一种技能的掌握过程,离不开反复的练习。为了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技巧练习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强迫学生进行枯燥而冗长的技巧练习,甚至限定学生每天的练琴时间和练琴数量,产生的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的。因为,虽然掌握一种技巧需要成百上千次的动作重复,而人的注意力却是有限的。刻意的强调练习的时间和数量,很容易造成大脑的疲劳而使得练习变成一种盲目的手指运动。当重复练习失去大脑控制变成一种机械运动时,其效果可能会很小甚至是有害的。
二、 缺乏对音乐本体的认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对谱的效率很低,常出现错音或错误的节奏。甚至有些学生在出现明显的错误后,自己根本意识不到,继续进行错误的练习。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视奏阶段只是照本宣科,对于乐谱当中涉及到的调式、和声及节奏等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含糊不清。还有些学生在对谱前没有对乐谱进行研读、视唱,以至于脑海中没有形成该乐曲的大致旋律印象。而且,有些学生对于音符的准确时值和实际音高位置也不够敏感。总之,这一切说明了学生们对于音乐的本体缺乏足够的认知。
三、 审美与技能分离
我们常常能在各类比赛或考级中看到这种现象:有些学生的演奏技巧相当娴熟,手指非常灵活,乐曲的演奏速度很快。但是,很少能够被他们的演奏感动。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将技巧展示和表现音乐割裂开来,也就是将“精神”与“身体”分裂开来,在演奏过程中只是注意技巧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对音乐内容的感知和表现。希腊著名哲学家阿里思托克森曾说过:“对于音乐家来说,感性知觉的精确性几乎是基本性质,因为没有好的知觉就不能很好的叙述他完全没有领会的东西”。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傅雷在给他的儿子,著名钢琴家傅聪的信中,针对傅聪“为了技巧而烦恼”的问题写道:“主要还在于内心的修养,性情的修养:我始终认为手的紧张和整个身心的关系,不能机械的把‘手’孤立起来”。其实,演奏的根本目的在于表现音乐的美,而技巧只是为了准确表达音乐所蕴涵的美感的手段而已。
器乐学习的过程应该包括技巧训练和音乐学习两个方面。而造成上述弊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器乐学习过程中我们仅仅重视了演奏技巧的学习和训练,将技能训练等同于音乐学习,忽略了音乐素养在器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音乐素养主要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常识以及与音乐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一些知识。有些人可能会认为,音乐素养所包含的这些内容只是从事专业音乐学习的人才需要掌握的,而业余学习者没有必要掌握这些内容。其实不然,无论是专业学习者还是业余学习者,提高音乐素养对于器乐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器乐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以及音乐常识的学习是器乐学习者达到对音乐理性认识的必要途径。著名青年钢琴家冯景禧曾说:“只有理论没有想象的演奏是平庸的表现,只有想象没有理论支持的演奏是一个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