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发布者:何美苑    所属单位:兴宁市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17-07-24    浏览数( -) 【举报】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教育归根结底是育人伟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全面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必须彰显“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1.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世界教育的共同认知和发展趋势。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倡导教育决策者把学生及学生的需要作为关注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并预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必将对21世纪的整个世界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教育也,强调“重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推动了美国的教学改革。2015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包括教育发展在内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发展的17项重要目标。2015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研究报告,认为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强调“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并且有助于实现其他各项人权”,强调“要在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提出把“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在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彰显“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把我们的实践融入世界教育改革的洪流,提供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

  2. 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立足于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发展和作为社会成员的成长的全面需求上,凝聚在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为学生延续终身的学习与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转化成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成果。

  以学生为中心,要更加注重面向每个学生,在教育普及化即将到来的时代,更是如此。那种只重视少数精英而忽视全体学生的观念和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现代化的社会,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都是重要的,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精英人才、拔尖人才对社会是十分重要的,即所谓的“人才兴国、人才强国”。未来的学校当然应该培养出能够成为学术大师、业界精英的各类杰出人才,但更多的是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培养杰出人才与“负责任的公民”并不对立,杰出人才是在“负责任的公民”的竞争中涌现的,是在实践中成长的,这是人才成长的规律。那种“伯乐相马”式的识才用才的传统模式必然要让位于竞争出才、实践成才的现代模式。这不只是思想观念问题,更是关乎制度安排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既要有社会的普遍性、共同性要求,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与此相适应,学校也必然是多元化的。

  3. 落实“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弊端。最重要的有两条:其一,把关注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作为学校一切顶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权,调动学生的发展主动性,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选择中发现潜能、发展特长、培育创造性。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爱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这实质上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的转变。

  以此反观我们的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虽不乏精彩的、学生喜爱的课程,但味同嚼蜡的“水课”也屡见不鲜,现在课堂“低头族”群体日趋庞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越来越严重,有的学校实行“无手机课堂”虽能一定程度上让“低头族”在上课时不再那么依赖手机,但却不能保证他们抬起头来认真听课。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知识传播方式、获取渠道发生重大改变的今天,反躬自问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果说有改变,那最集中的改变可能就是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用PPT代替“粉笔 黑板”。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还只是虚应故事。提高教学质量的现实性和紧迫性,要求我们牢固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