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培训引领

高中地理2班主题研讨辑要

发布者:李红     发布时间:2017-07-22 浏览数( 0) 【置顶】 【举报】

 标题:高中地理2班主题研讨辑要

各位学员好!感谢大家积极参与两次高中地理2班在线集中研讨,研讨的专题分别是:

第一期(77-14日)在线研讨主题:如何破解美育教育瓶颈?

1.国办发〔201571号指出:“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在我国,美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如何破解美育教育瓶颈?

2.如何基于学科本位,挖掘地理学科中的潜在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期(活动时间:717-723日)在线研讨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路径与方法探析

浩瀚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耀眼璀璨,饱含着中华文明开拓发展的辉煌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浓缩着中国人民勇于创造的高超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作为地理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中学地理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呢?

以上两个专题引发了大家的积极思考,踊跃跟帖,与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或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困惑等分享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现列出部分学员的观点,供大家分享。

曾彩平 2017-07-07 10:36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美育教育可通过如下做法:一是认真挖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二是创设地理教学过程的情景美;三是着力追求教学手段的艺术美; 四是提炼地理教师本身的语言美。

刘艳英 2017-07-07 12:08  地理学科美育要注重多种地理形象的引入,给学生以大量丰富生动的美的直观享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地图、景观图、标本、模型、仪器、电教媒体等多种直观性地理媒介,形象化的语言以及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等活动,让其真切地感受地理事物的声、形、色、运动变化及整体美感,丰富、发展其思维。

李少辉 2017-07-07 12:11  我觉得可以从自然之美,乡村之美,城市之美等方面,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地理之美,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发现生活之美

江文青 2017-07-07 12:11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 个人觉得,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门,亲身接触、感受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山河,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

何桂玉 2017-07-07 12:15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在的学生处于分数的压力下,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在现代社会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在学好基本学科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运用各种直观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感知水平和审美能力。

陈红波 2017-07-07 14:36  课堂上的教师的精神状态、仪表、教态、声音、语言、板书、板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也是美的展示。

张晓萍 2017-07-07 18:18  在设计地理教学的艺术美。地理作为一门揭示人与自然的科学,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材料。在地理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各国的名山名川、风土人情等的了解,获得美得感受,使其对地理感兴趣,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同时,也陶冶了热爱自然、人类的审美情操。

钟奇志 2017-07-07 20:34  辽阔的领土,多采的自然环境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至于数不尽的名山大川,秀丽多姿的湖河泉瀑,其数量之多,风光之美,景色之幽丽,造化之奥妙为各国所罕见……这些都是地理教学中美育的内容,所以在平常教学中就可以渗透进去。

范伟添 2017-07-07 21:31  美育确实比较难把握,个人觉得在高中教学现阶段比较难于实现,因为现在的高考试题为全国卷,难度系数大,所有的高三老师都忙于高考备考工作,至于美不美的就没有人主动去搞了,成绩上不去,一切都是白忙活。

张志雄 2017-07-07 21:54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地理教学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美育教育很好的素材,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在教学中应渗透美学教育,真正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张志棠 2017-07-07 22:18  开展地理活动课,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地理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活动课中,既可以扩大和加深地理学习的内容及多种能力的训练,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审美教育,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罗义山 2017-07-09 08:28  学习即生活。新课改中提出“学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多注意知识的活学活用,不断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

胡建静 2017-07-09 16:51  美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1 通过具体美的画面激发学生的优美感 2 通过介绍古迹、古建筑激发学生的壮美感  3 通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谐美感

郭庆云 2017-07-09 16:06  首先要知道美和不美的区别。现代有些人以丑为美,抱残守缺,怎能去创造美呢?美育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们教师需要不懈努力,才能尽可能的实现这个目标。

张育南 2017-07-09 10:16  在学科目中,因很多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也就是说一些基本的生活原理可以用知识来解释,所以,在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尽量体现美育这一环节,体现美育教学中的自然美,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美。

黄国钢 2017-07-09 22:12  地理课堂教学加强美育教育其实是很有条件的,在我们日常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增加一些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通过课前搜集一些资料然后在课堂教学对这些图片充分讲解,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刘利红 2017-07-09 23:15  美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教于乐之中,寓教于美的享受之中",注重美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能大大激发学生学地理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转变为自觉的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挖掘地理美育素材,在教学中渗透美育,也是实现新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的重要途径.

李庆浩 2017-07-10 11:48  在地理教学中美育的素材十分丰富,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从生活身边的自然风景如山川秀美,风土人文、名胜之美等等去领略和体验,还有中学地理教材中的美育素材也很多,如中国的和世界各地的独特的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等等。

胡建静回复范昌伦2017-07-10 17:18 美育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陈小彬 2017-07-08 08:36  美育要注重多种地理形象的引入,给学生以大量丰富生动的美的直观享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地图、景观图、标本、模型、仪器、电教媒体等多种直观性地理媒介,形象化的语言以及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的活动,等等。

冯秋芳 2017-07-08 08:01  首先当然是自然的美——现在的媒体丰富,优秀纪录片“美丽中国”“地球脉动1-2季”“太阳系的奇迹”等等,把自然的美“高清”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那种酣畅淋漓…这些都是拓宽我们的地理素养,地理美感的好方式最近的文艺片“冈仁波齐”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回答吗?

陈良谋 2017-07-08 08:49  对于美育,不能采取知识教育模式,只关注学生的艺术技能,却忽视学生的艺术修养。近年来,中小学推进心理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经常存在知识化、技能化、概念化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知识、概念,却没有形成相应的意识和素养。

廖运东 2017-07-08 09:37  教育方式还是单向灌输、说教方式,美育要避免出现同类的问题。美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审美,培养其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有的学生参加国际艺术比赛获奖,可在参观艺术馆、博物馆时却丝毫没有兴趣,这就是美育技能化的结果。

李林森 2017-07-08 08:58  在课堂教学中,地理可以多借用多媒体以及动画,视频等素材,充分展现祖国大好河山以及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比如冰冻星球南北极,比如黄河咆哮的雄壮,比如人间仙境九寨沟的优美……

温运娜 2017-07-08 11:20  四个方面改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主要解决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化问题,包括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实施美育活动的课程化管理。二是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主要解决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抓手的问题,包括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加强美育教研科研工作。三是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主要解决美育师资和资源整合问题,明确提出在现有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四是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主要解决进一步完善美育管理机制的问题,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美育制度建设、加大美育投入、健全美育评价制度、加强美育质量监测和督导。

杨云星 2017-07-08 16:28  高中地理学科教育中的美育,我认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带领学生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大自然的美,也可以去参观北上广大城市的人文景观之美。但作为欠发达地区,没有经济作后盾,我们则可以从周边小范围走走,领略地方的风土民俗,从中发现美,感受美。

姚剑波 2017-07-08 17:52  要把地理教学与美学内容结合得好,除了以美学知识充实教学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能否进行美的教学,这主要体现在美的教学形态、美的教学语言、美的教学形式等要素上。

李欢 2017-07-08 21:26  实践证明,推进美育的改革发展,需要统筹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资源,形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合力。

 马治军 2017-07-08 20:48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途径,要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要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仅靠艺术教育还不够。近年来,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呼吁,希望在国家层面印发一个加强美育的文件,一是因为美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仅靠教育系统加强还不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二是认为艺术教育包括专业艺术教育和普及艺术教育,而在实践中往往按专业艺术教育的模式开展普及艺术教育,容易忽视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而美育价值取向明确,强调以美育人,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方面,育人导向更加凸显。

钟志新 2017-07-08 23:13  在设计地理教学的艺术美。地理作为一门揭示人与自然的科学,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材料。在地理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各国的名山名川、风土人情等的了解,获得美得感受,使其对地理感兴趣,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同时,也陶冶了热爱自然、人类的审美情操。

戴艳珍 2017-07-16 23:35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历史积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我们后人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尤其在中国地理教材中更是渗透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林巧 2017-07-16 23:3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吸收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其次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教学中中渗透。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为例,当讲述山地的形成或者河流地貌内容就可渗透与山水有关的古代名人名作,增加学生的直观体验。

彭文柳 2017-07-17 08:24  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例,进行分析:陆上丝绸之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典例,也是中国丝绸经济发展的典例,首先进行这条丝路的综述(通过哪些政区、哪些国家),然后分析这条丝路带上的气候类型、存在问题,再根据相关情况对这些地区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

廖晓萍回复郭琼燕2017-07-20 13:35 我们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其突出特点是包容性,所以造就了汉语言知识的丰富多采。如若能深入挖掘其中地理知识丰富的内容,将其恰当地运用于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曾彩平 2017-07-17 11:08  诗词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中国丰富的诗词资源,将其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陈云龙 2017-07-17 11:11  教师首先应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吸收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其次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教学中中渗透。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以及丰富的课外活动等融入和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张丽霞 2017-07-18 07:45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历史积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我们后人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尤其在中国地理教材中更是渗透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陈金红 2017-07-18 10:06  地理可以从多方面和中华传统知识相结合,特别是初中地理更加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各民族的特点,在讲授过程中如果能更好的与多媒体平台相结合,可以创设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兴趣。

刘宇彬 2017-07-18 11:57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沧海桑田。天人合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内容,注意积累并与相关知识关联,运用在教学中,既可激发学生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果。

张娟 2017-07-18 15:00  教师本身要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教学中渗透,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入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廖昌坤 2017-07-18 17:00  地理学科涵盖了大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地理教师可以借助于地理教学这一载体, 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材, 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以及丰富的课外活动等融入和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戴娟 2017-07-18 19:31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天人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地理教学中涉及的环境问题、人地关系、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从渗透"天人合一"思想,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形成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地理必修教材中体现"天人合一"的内容:例如:宇宙中的地球:古人的宇宙观。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火山、地壳分布规律,人类活动对地表形志的影响,温室效应等等。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蕴藏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注意挖倔地理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适当的地理教学内容中渗透对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实现地理育人目标。

李燕燕回复戴娟2017-07-18 19:49 民族风俗、传统节日、人文景观、人文地理学史等都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地理素材。乡土地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热爱家乡是热爱祖国的源泉。具体生动的乡土地理事物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是学生了解家乡了解国家的窗口。

古新明 2017-07-19 17:04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艺术、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传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应发扬光大。

黄芳娜 2017-07-22 10:21  自己在教学中,也会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地理结合起来。比如在夏至那天会提问学生有关的地理现象,让他们感受到地理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比如一些脍炙人口的与地理原理现象有关的诗句,也会在课堂上点出来。但是感觉还是浮于表面,想要深入却发现自己文化底蕴之薄弱,很难讲好传统文化中的地理故事。

古冬波 2017-07-22 05:17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瀚的古诗词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引用一些古诗词,对丰富课堂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皆可引用古诗词以丰富地理课堂。

欧阳军宏 2017-07-21 21: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艺术、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传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应发扬光大。

罗伟铮 2017-07-21 23:40  在人文地理学诸如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和农业地理等分科知识,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与地理学科相联系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渗透天人合一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理理,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杨晓焕 2017-07-21 10:02  重视对乡土地理内容的发掘。乡土地理是学生身边的地理,具有十分鲜活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熟悉家乡,是逐步形成热爱祖国情感的良好教材,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热爱新余、建设家乡的志向,这无疑是实施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良资源。

附件

  • 高中地理2班主题研讨辑要.doc 下载

培训引领

最新培训引领

置顶培训引领

精华培训引领

热门培训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