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程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07-172017-08-25

作业要求 :

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自拟一个研究课题,按照选题、立项、开题、研究、结题、提交课题研究报告的流程,模拟一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提交课题研究报告。

要求:1.课程作业需在布置要求后、截止日期前提交;

          2.字数500字以上,内容必须按照要求撰写,且为原创,无抄袭现象。

发布者 :专家

【课程作业】

提交者:学员金丹    所属单位:大东区二0五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8-15 13:59:58    浏览数( 0 ) 【举报】

.课题名称及其界定  

课题名称: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界定:  

   “自学”,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能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            

本课题旨在通过探索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唤醒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 创新目前自主学习现状的需要    

2.适应我校校情需要    

3.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主学习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近年来,自主学习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教育学领域,研究者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重点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侧重于考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因素,以及自主学习发生、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已取得长足的进展,许多教育和心理学派都从自已的角度对自主学习问题作过深入的理论探讨,并开发了一些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新世纪的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学会学习,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未来世界的激烈竞争中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仍然是教育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方面国内外仁人志上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表了若干争鸣,其中有影响的,可就系统地阐明,指导同行,特别是一线教师怎样恰到好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做法太少。仅仅是从理论涉及到了在新形势下,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因此,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2.本课题可能的创新之处  

(1)把多元智力理论、新课改理念纳入本课题研究视野,通过多项的信息交流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的手、脑、口多种感官并用,共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变被动地接受结论为主动地获取知识,使学生真正地感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学习的主人;  

(3)构建新的、科学的、可推广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1.理论依据  

1)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主动的认知过程。  

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当代学者孔企平先生在《论学习方式的转变》一书中指出: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使学生为自己负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2.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本课题研究着眼于“自主学习”,着重解决小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问题。  

1)通过自主学习的研究,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去“生产”知识,发展能力。重视“个体”的尝试学习过程,允许每个人按自己的认知方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在个性化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2)通过自主学习的研究,探索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教学模式,变传统的个体学习为自主发展学习,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通过自主学习的研究,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达成了以下目标: 

  1.学生学会了自学,通过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能力的增强,促进了其语文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通过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更好地做到了在“减负高效”基础上的语文教学质量得提高。

.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了以下五个具体内容: 

 1.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哪些自主学习的能力。

 2.如何来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3.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家校合力、课内课外。

 4.如何评价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5.如何利用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的对象,过程和方法:

研究对象:四年级学生 

  1. 启动、准备阶段

     A.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  

    (二)研究、推进阶段  

      A.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  

    (三)反思、调整阶段 

      A.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 

    (四)总结、分享阶段  

      A.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测验法

    七.自课题研究以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进步: 

    1.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上交、及时改正作业,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部分学生的作业书写规范化,作业本工整洁净,提高学习效率,并养成了认真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2.学生由不敢提问、不懂提问转化为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良好学习氛围。 

    3.学生养成了预习、复习、再做作业的习惯。 

    4.有很多学生都能按老师的要求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能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  

    5.养成了良好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并能精美地装饰。 

    6.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的人数明显增加,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7.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促进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实现认知与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再把学习看成负担。在教师的鼓励、指导下,学生已初步形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他们能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在广阔的语文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八.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摘要:当今社会对于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人们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从小学低年级就进行培养,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才能完全拥有语文“自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自学能力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于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不断涌现,要求人们拥有自学的能力。自学的能力要从小培养,长大才能迅速接受新的事物。因此,小学,作为孩子的基础学习阶段,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自学”,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能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

  1.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

    小学生对于语文的概念是模糊,不清晰的,没有刻意去学习语文知识的思维,因此学生对于语文是否感兴趣,成为他是否能够主动学习语文的关键。小学的许多语文知识并不仅仅体现在教材上,生活中有大量的语文知识,这就需要学生有发现知识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

        法国近代教育家卢梭也曾指出:“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学习兴趣很成熟时,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在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他会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亲其师,信其道”。儿童学习的无意性和情绪化,决定了教师情感教学的必要。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能给儿童春雨润物般的熏陶,能保持儿童积极的情感和乐于接受新知的心境。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遇到某些问题时,可作适当提示引导后,鼓励学生自行解答,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小学阶须的儿童随着能力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成败体验更加明显。我们应该晓之以理,使其认识到个人的学习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帮助他们确立远大的志向和激发学习的社会责任感。。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自主性不是很强,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用信任去开启学生的心灵。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我尝试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自己去自已去体会课文,感悟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疑难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充分讨论交流,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脑。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二.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

    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是很高,正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并未形成明确的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小学生需要在低年级就进行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逐渐接受“自学”的模式,这就需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自主预习, 自主阅读,自主完成作业的“自学”习惯。

     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需要进行自主的预习,将需要掌握的生字词利用字典,网络等工具,进行理解掌握。预习是学生自己索,自已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预习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仔细阅读课文、课后习题和课文后列出的生字;②编好自然段段码;③将课后生字表上每个生字的拼音注到课文该字的上一行,并用横线将那个生字组成生词划出;④查字典、词典,自学生字词;⑤提出疑难问题;⑥了解课文大意,朗读课文。

     在自主阅读方面,训练学生掌握自学步骤。对于课文的自学可以采用“四步阅读法”进行: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方面读通读顺,划出生字生词;另一方面弄清记叙文的“六要素”。第二步,再读课文,复述大意。理解课文的组织方式,了解个段落间的关系。第三步,品读深入,重点领悟。找出课文的重点部分反复品读,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第四步,设问答疑,拓展延伸。逐步解开在阅读过程中的产生的疑问,进一步了解思想主旨。这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总分总式的阅读模式,它教会学生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地阅读和理解课文,不仅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会对其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即教育学生在做作业之前先复习所学知识,然后再做作业;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即反复告诫学生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因此不可抄袭别人的作业,不能不懂就问,不能知难就退;专心做作业的习惯。很多小学生在作业时不太专心,在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伴随其他活动如边看电视边做作业、边吃零食边做作业等。这种不良行为不仅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后还会导致学习分心、错误百出。教育学生专心作业在家庭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极有必要;做完检查的习惯,即做完作业之后及时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错误,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按时交作业的习惯这要求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要适中,难易适度并且要及时检查督促,及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的习惯。

    三.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

    1.循序渐进与跳跃前进的方法 
        学习要循序渐进,这是毫无疑问的,不懂于前就不能晓于后,对于某一门学科的学习,对于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的确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循序渐进,基础打不好,煮了夹生饭,到头来还要重煮,还要从头学起。但是现代学习论,从效率出发,又提出了学习不能完全像乌龟爬行一样,一步一寸地前进。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之后,有时可作跳跃式的学习,以便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东西。语文学习也一样,要学的东西很多,不能每一项都从头至尾循序渐进,如认字读书,总不能把该认的字都认识后才开始读书,而是在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即可较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再扩大识字量,并进一步扩大阅读量。这样既循序渐进,又跳跃前进,先循序渐进,再跳跃前进,才能既打好基础,又提高学习效率。
    2.新旧联系,温故知新的方法
        各门知识、各种能力都是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自成为一个系统的。人们要从各门知识自身的前后联系中去掌握它,要从各种能力的基本能力与复杂能力的联系中去掌握它。这就需要建立新旧联系的学习观念,需要树立温故知新的学习观念。例如在学习“名不虚传”中的“名”字时,我们首先理解“名”在这里是“名声”的意思。由此还可联想到“名”用在其它词语中又是怎样解释呢?如“名牌”的“名”和 “名落孙山”的“名”等。通过这种多向性的思维,学生就会对“名”有更全面、更透切的理解。
    3.精学和广学相结合的方法
       著名民主革命家、大学者梁启超在谈及他的老师康有为怎样教他时说:“康先生之教,特别标出两条,即‘专精’与‘涉猎’。‘专精’则要精,‘涉猎’是要广泛浏览。”可以说无专精就学不到手,因为一锹两锹是掘不到宝物的,基础知识、基本功一定要精学、精练,务求学到手;无涉猎就不能融会贯通,有一定的基础后广泛浏览,博览群书,放胆作文,广中求质,提高就快。语文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的特性,更应如此去学。
    4.抓住知识点围绕其规律性进行学习的方法

        语文教材尽管篇目繁多,但只要理清文体,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例如记叙文的学习,围绕其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果进行,掌握其中心思想、叙述顺序、表达方式等。说明文的学习,则要掌握主要特点、种类和说明的方法,把握说明的对象的特征和弄清说明的顺序。议论文的学习,围绕其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进行,掌握其最基本的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找出论点,把握论据。应用文的学习,则要牢记其写作格式,把握写作要领,如“黑板报稿”一要通俗化、口语化;二要注意短小活泼;三要形式多样。当然,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是记叙文,所以,除了教会学生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外,还要教会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或重点段落的分析来理解文章内容,教会学生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
    5.举一反三,逐类旁通的方法
       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于字、词、句、段、语法、修辞、逻辑等。这些知识需要理解记忆,例如,我们在教学生认识“烈”字的意义时,就告诉他们“四点”表示“火”,是由书写时演变而来的,凡带“四点”的字都与“火”有关,进而加深讲解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学生依此类推,很快就可以掌握一大批字的大概意思。如带“贝”旁的字与金钱有关;带“忄”旁的字与心理活动有关;带“言”旁的字与语言有关等等。这样就教会了学生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逐步奠定了学生自学识字、辨字、释义、辨义的基础。这样,学习也就达到了举一反三,逐类旁通的效果。

        学生对于学习语文充满兴趣,主动去学习,加之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促进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实现认知与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在广阔的语文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8-22 21:32:12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