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程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07-172017-08-25

作业要求 :

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自拟一个研究课题,按照选题、立项、开题、研究、结题、提交课题研究报告的流程,模拟一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提交课题研究报告。

要求:1.课程作业需在布置要求后、截止日期前提交;

          2.字数500字以上,内容必须按照要求撰写,且为原创,无抄袭现象。

发布者 :专家

【课程作业】

提交者:学员王美君    所属单位:大东区辽沈路第二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8-21 20:50:09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教学研究

一、本课题的界定、省内外研究状况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的界定、省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什么是“主题”,《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指出:“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什么是主题教学?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角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

窦桂梅老师在《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提出的。“语文主题探究教学的研究”课题组贺丹指出  :“主题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要把学生的价值、尊严、自由、创新、潜能的充分实现置于最重要的地位。”

 “语文主题探究教学的研究”课题组贺丹指出 :主题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潜能。

  小语界有《小学语文学科中主题单元式阅读教学的研究》的课题,以单元为切入地进行主题阅读教学。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主题教学符合教育发展需要,既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性,又具有教学效果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主题教学势在必行。

 1.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语文素养

 主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单元主题合理选择课外读物,但这不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的一种机械添加,也不是把一个个的课外阅读材料放在一起,依次展开。主题教学的整个教学内容是有系统的,每一个教学内容是相互补充,相互连结,融为一体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还要丰富扩大主题内容,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主题学习也是一种建构的学习方式,这种建构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更体现在课前教师对教材的教学建构,这一过程不仅要结合要依托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现状来建构教学内容。这样就把有限的教学内容无限扩大,让学生带着已有的学习体验在主题学习中与新知识产生碰撞的火花,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主动地去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主题”的带领下,充分整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课内课外结合,多角度演绎阐释“主题”,努力扩大学生阅读的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主题学习”不是盲目无序地增加学习内容,而是师生间有序、科学地进行知识建构。教师引导学生接受的不再是单独的一篇文章,一点知识,而是一个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不是在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磁场”,并且引导学生走进去,使得学生与书本之间产生共鸣,学生与学生之间拥有激烈的争论,形成独特经验,建构出自己的精神世界。基于这样的观点,理想的阅读,应该是孩子与书本实现对话,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创造自我,主题教学这一新的理念,充分发挥了课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作用,而教师课前对教材的主动建构作用,可以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都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形成教学凝聚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主题教学是当前教育的必然趋势

在传统教学中,语文课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积累,轻视知识的创造和运用,“填鸭式”教学大量存在,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泯灭了学生的创造力。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实质是交往、互动。”并认为“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而开展主题教学,教师可根据主题的需要创设有新意教学内容,使师生间开展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活动,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诱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积极思考、探究、发现新的知识和问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生命体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科研目标:通过实践研究获得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学习的的方法。

 工作目标:通过对语文主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二)研究内容

1.探索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教学的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创新之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题教学已取得较高的成绩,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但是,主题教学中缺少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教学的研究,学生从六岁到十二岁接受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时间长、跨度大,主题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变化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主题教学才会事半功倍。本课题重点关注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希望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教学能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方法。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1.重新认识教材

 语文教材不是语文课堂的唯一资源,而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正如《课程标准》描述的那样: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

2.多方面备课

传统语文备课,单一地关注语文教材,在主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被教材,还要更加关注学生,也就是要备学生,围绕文章主题和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做到从学生出发。主题教学还需要教师更多关注同一主题的课外文章,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的阅读空间。

3.抓好课前预习

主题教学具有内容多、节奏快的特点,高质量的课前预习是主题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在预习中应掌握生字词、明确自己的疑问,这样才能为主题学习奠定基础。

4.上好精读悟法课

语文课本上文章能够满足“文质兼美”的要求,这些精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文方法的最好的例子,教师要精讲细读为学生主题阅读提供方法。

5.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学生教学中的主体,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学习新知识,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作为教师,必须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学自悟,同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独特感受的空间,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在阅读体验中难免会有幼稚、甚至荒谬的想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做到正确引导、不可轻易否定。

6.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主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习进度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开展“班级共读一本书”、“小记者”、“班级新闻播报”等活动促进学生主题学习。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案例法等。

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和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语文,但是收效甚微。语文怎么了?不禁反问,传统的精读细讲、面面俱到似乎不能适应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了。语文教师怀抱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变化和新发展了。《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最为恰当。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教师突然不知所措了,这样还能“使人昭昭”吗?

 针对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引用主题学习。“主题学习”不是盲目无序地增加学习内容,而是师生间有序、科学地进行知识建构。教师引导学生接受的不再是单独的一篇文章,一点知识,而是一个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不是在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磁场”,并且引导学生走进去,使得学生与书本之间产生共鸣,学生与学生之间拥有激烈的争论,形成独特经验,建构出自己的精神世界。基于这样的观点,理想的阅读,应该是孩子与书本实现对话,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创造自我,主题教学这一新的理念,充分发挥了课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作用,而教师课前对教材的主动建构作用,可以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都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形成教学凝聚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把“主题教学”分为两大部分:内容和形式。内容方面关注思想主题和写法主题两大方面;写法主题主要关注批注阅读和小组讨论两个方面。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内容方面

思想内容

语文教材编写是按照思想内容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会有相应的主题。例如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让我们瞪大眼睛欣赏大自然,伸出双手拥抱大自然,敞开心扉感受大自然,饱含激情赞颂大自然”。本单元课文体裁分别是古体诗、当代散文、现代诗,但都从内容上歌颂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表达作者的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赞颂。只学习课本中的五篇文章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课外文章中扩展有关描写大自然的文章,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悟大自然的秀丽风光。

学生课上和课下的扩展文章主要来自《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丛书为每个单元都准备了大量的相同主题的文章,在语文精读悟法课上可以实行“一带一”的教学,即一篇精读课文带一篇丛书文章,两篇文章思想内容相同,丛书文章为课文提供补充。

写法教学

写法教学和阅读教学是分不开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写作方面提出“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在课文学习时会渗透表达方法、文章顺序等写作方法,主题学习中也会选择相应写法的文章,在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写法的时候,我们在课堂可以采用小练笔的的形式,对写法进行运用。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人与自然”,在这个单元中,学习了很多写景类文章,文章多是按照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在作文中,我们借鉴了《七月的天山》这篇文章的结构,按照“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的顺序进行作文写作,班级的同学写出了“山脚下”——“半山腰”——“山顶上”的结构,学生的文章在结构上十分清晰。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可以领略到写法上的规则,并能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当然这个过程很漫长,需要的大量阅读体验才能完成。

批注阅读

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方法和传统的读书方法,金圣叹就是批注方面的大家,曾经读过《金圣叹评水浒》,这给我留下的很深的印象,走到工作岗位,就想把批注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开始教学生眉批、总批等批注方法。学生学得很快,运用批注的学习方法,可以很快找到文章的关键句子和词语,句子中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修辞方法等学生运用批注的方法都能够准确地讲出这种写作方法会带来哪些效果。批注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文章理解力。

小组合作 

“独学则无友”,这是一个需要思维碰撞的时代,学生学习更是如此。在充分地预习和批注的基础上,学生应进行交流和讨论,说出彼此的看法。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轻松,轻松的氛围会激发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更多的想法和见解。

 

二、主题教学效果

经过半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有很大进步的。首先,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批注和小组讨论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言堂”,在主题教学中,学生就是阅读的体验者和主体,有充分的“话语权”。主题教学中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心得,学生在一个开放、轻松的环境下更加喜欢阅读。班级同学不仅阅读了《语文主题丛书》,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哈利波特》、曹文轩的《草房子》都是他们喜爱的书籍,因阅读《狼王梦》,想更加深刻地了解狼,在我的推荐下,个别同学开始阅读《狼图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走向拓展阅读和深度阅读。其次,学生学会了批注阅读,增强了文章的理解能力。学生读书是遇到好句好词必会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不断地批注练习增加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再次,主题阅读教学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加了课堂内容。在“精读悟法课”上,每节课都会精读一篇课内文章,并略读一篇丛书文章。如果是课本中略读文章还会配以两篇丛书文章,整个语文课的阅读量大大增加,语文阅读量增加,语文课堂效率提高。

 

    班级“主题阅读教学”实验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取得了许多令人高兴的成绩,在上半年时间里,学生学会了概括文章内容,批注分析文章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并且喜欢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但是,主题教学中,写法训练还需要多加思考,写法训练中各个写法如何排列,各个写法又如何具体训练,写法训练中又怎么样构思,才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达到“跳一跳就能摘到葡萄”,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下半年的时间里多思考、多实践。

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辽沈街第二小学 王美君

 

 何谓“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出现在学校教育中,地位极其重要,是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内容繁多而复杂,教学知识点之间缺少明确的排列顺序。基于这些问题,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研究,认为在小学高年级中可以开展主题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教学中一些问题。

 “主题学习”不是盲目无序地增加学习内容,而是师生间有序、科学地进行知识建构。教师引导学生接受的不再是单独的一篇文章,一点知识,而是一个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不是在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磁场”,并且引导学生走进去,使得学生与书本之间产生共鸣,学生与学生之间拥有激烈的争论,形成独特经验,建构出自己的精神世界。基于这样的观点,理想的阅读,应该是孩子与书本实现对话,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创造自我,主题教学这一新的理念,充分发挥了课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作用,而教师课前对教材的主动建构作用,可以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都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形成教学凝聚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正确认识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教学适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丰富性——广度

广度是语文主题教学的重要特点,它是继“超越教材”来说的,具体表现为教材扩展、学生参与、扩展学生阅读视野,从量的角度开拓文本空间,加大教学容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更多的文章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即围绕一篇课内的精读课文进行多篇文章的教学。就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和扩展再创造。在课文单元教学中,里面的课文哪些需要精读,哪些需要略读,哪些课文快速浏览知道大意即可,哪些课文需要精读批注,这些都需要教师细读课文,深度思考,重新构建新的教学内容,达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最大限度地延伸课文内容,使得课堂的四十分钟充分利用。

基础性——适度

语文是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更是如此,因此在语文主题教学中要保证不能过度拔高,超过绝大数学生的理解范围。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选择适合本班级学生的主题教学内容。

发展性——深度

主题教学中的深度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中强调了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经过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教学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问题。经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探索,教师的启发,学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更加详细的思考。当一个主题被深入、细致地处理,就越有意义,就能使得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运用主题教学

   日本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左藤正夫曾说:“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基准点就是目标” 没有目标的课堂教学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将失去基本的方向和指引。而目标指向错误的课堂教学,是难以命中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便是通过三维目标的统整,克服认知教育与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相分离的状况。也就是说单元整体教学完整的目标体系,应该是情感、能力、知识三者相融合的。

1.确定单元目标,体现多元化

单元教学目标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单元教学的出发点,而且也是单元教学的最终归宿。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一个单元或一组课文通常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念或者要解决一个核心的能力问题,单元中的课文都是为解决这个核心问题组合而成的。这也就是说一个单元的核心价值观念或者核心能力从本质上就决定了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要在研读整册教材的基础上,寻找探究不同教学单元最主要的教学价值,发现、整理不同单元在思想情感,学习方法或是语言文字运用等不同方面的异同,从而整体规划单元教学目标。

语文S版六年级上的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名著之旅”,分别介绍了胸怀广阔的蔺相如,热爱自由的“奴隶英雄”,坚忍不拔的鲁滨孙、顽强勇敢的老渔夫。第六单元的六篇课文中都是介绍人物的优秀品质的。在单元教学中,将教学重点落到了欣赏作品中精彩语句和片段体会人物的品质,同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件反映人物品质。结合主题丛书将本单元的主题阅读设计如下:

课本文章

丛书文章

一课一得

《将相和》

《隆中对》

事件可以反映人物品质

《奴隶英雄》

《病中的老师》

体会人物语言

《赤壁之战》

《诸葛亮舌战群儒》

事件可以反映人物品质

《老人与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事件可以反映人物品质

《鲁滨孙造船》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了解人物坚强的特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人物的品质,同时还知道了具体的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质,在每课的小练笔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事件反映人物品质这种写作方法。

 

2.立足单元主题,实施整体教学

 (1)预习——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在单元内容教学之前,首先让学生们自己预习课文,初读课文,完成单元内容预习表,对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形成大致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不给学生预设任单元内容,解决生字词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清何情景,只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全部内容进行通读,将导语、课文、插图、小资料有机融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整体的认知,对单元内容形成整体印象,并将此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有效学习方法的养成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应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始终,在单元教学之初就应该有意识的加以培养。在整体感知和初读文本这一环节,教师应传达出“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一些学习观念,指导学生养成勾画,圈点,批注,积累好词好句或者记录阅读感想、问题和评价等学习习惯。在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时,生字生词始终是阻碍学生顺利初读文本的一大难题,因此,在通读单元内容,填好单元预习表后,通过查阅字典或小组交流解决生字词、常用词语、成语、歇后语、易错字词等。通过这种方式,集中解决生字词,为下一步的学习扫除障碍。从不同的角度把握课文的内容。能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表达课文内容是小学阶段需要着重训练的一项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锻炼学生。

2.讲读——理解内容,领悟表达

讲读包括理解内容和领悟表达两项内容。无论是在人教版教材,还是苏教版、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教学单元都是由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组合而成的。入选教材的课文大都是经典之作,无论是在遣词造句、叙事描写、思想表达方面都有很多的闪光点值得老师与同学们学习,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基于这样的内容编排方式,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一个单元中的四篇课文不必每篇课文都精讲精练,单元内容的讲授不必均衡用力,面面俱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重点学习讲读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是单元重点的集中体现,教师选取教材中的精彩点、语言点进行教学,做到重点突出。这为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做好方法铺塾,以求达到以一带多,举一反三的效果。

3.自读——读书交流,拓展迁移

自读这一步骤包括自主学习略读课文和读一本书两项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构成里,课文是主体内容。一个单元的四篇课文无论是在知识性还是思想性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指单元课文内容存在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体现在许多方面,知识方法上的共性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语文学科知识在单元内容中环环相扣,重复出现,通过几篇课文或是语文园地的学习不断得到巩固与印证。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老师在重点讲解完本单元中的两篇讲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回忆并运用前两课学到的学习方法,根据教师提出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自主学习。

4)写作——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写是两种能力,两种活动,相辅相成。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语文读写的描述。但在当前以阅读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写作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要让写作的教学要和领悟表达的教学相联系,在领悟表达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练习。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同时获得写作的素材,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们习作时不但会自觉地回顾课文,引以为例,还要消化本单元的语文知识和写作知识。小学是学习写话、习作的起步阶段。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资源,寻找课文中的精彩之处和写作亮点作为习作教学的训练点。这个训练点可以是出彩的词语、精彩的句子、优美的片段、精练的开头、有悬念的结尾、内容丰富的插图、常用的修辞手法等。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一写这些词语、句子和片段续一续有悬念的结尾;叙一叙插图内容,全面激活内含于课文中的训练点。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主题教学是有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的,但是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善。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8-23 09:38:00

附件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