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09-272017-12-20

作业要求 :

作业题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作业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与演示文稿一起上传平台

(2)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许文勇    所属单位:大桥镇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2-14 11:40:43    浏览数( 2 ) 【举报】

 

一、课标分析

本节教学案例是初中化学教材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的第一课时,包括“灭火的原理”和“促进燃烧的方法”两部分内容。

课标中一级主题科学探究下的二级主题中要求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而本节内容中通过探究如何控制燃烧可以达成以上目标,同时对控制燃烧的探究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控制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这也是课标中对物质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这一主题的学习要求。另外,本节内容还承载着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下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的教学任务,通过对灭火原理分析和燃烧的学习,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常见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学会通过控制燃烧保护环境,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和火场自救的基本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灭火的原理为切入点,先调动学生已有的关于灭火的生活经验,通过他们自己的理性分析从而认识燃烧的条件。有利于促进学生勤于观察身边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善于思考经验做法之中的科学道理。对乙炔在氧气充足和氧气不足两种条件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情况的分析,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燃烧反应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当条件不同时燃烧的结果不同。控制条件就能使反应按照人们的需要发生、停止或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行,同时对燃料的燃烧来说,充分燃烧既节能又环保。这也是整个单元乃至整个化学学习的核心理念之一。

三、学情分析

燃烧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已经知道很多促进燃烧和灭火的方法。这次备课,我们把重点放在了燃烧与灭火背后的思考:本节课怎样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这样一种化学观念——控制反应条件就可以控制化学反应?我想,燃烧与灭火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不能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更没有从微观的层面审视过变化的本质。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化学联系起来,从化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具体的说,就是把学生所知道的灭火和促进燃烧的方法与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联系起来,逐步实现从生活走向化学,并能借助微粒观洞察万变之宗,从而树立“控制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变化使之服务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3.能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用品

学生部分

烧杯(热水)4个,漏斗、洗耳球(或气筒)4套;烧杯(冷水)4个,大试管(含橡皮塞)4支,酒精灯4个,试管夹4个;火柴8盒,小蜡烛16支,白磷若干。

教师部分

烧杯2个,大试管(含橡皮塞)1支,小蜡烛,碳酸钠粉末,浓盐酸,塑料瓶,小试管,火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可燃物的燃烧,能为我们带来光明、温暖和能量,但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在这一节课里,我们将用实验的方法去揭示燃烧的规律,找到控制燃烧的办法。

二、问题和猜想

[提问]:可燃物燃烧会发出什么现象?

[讨论]:下列反应都会伴随什么现象?

C+O2CO24P+5O22P2O5S+O2SO23Fe+2O2Fe3O4。.

学生对这些反应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认识燃烧、可燃物,进而猜想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可以燃烧的物质叫可燃物。

燃烧: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猜想]:燃烧必须满足哪些条件呢?

三、实验与探究

[演示]:将装有白磷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提问]:这个实验满足了哪些条件?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还能燃烧吗?

[讨论]:你准备改变哪个条件?说出你的实验方案。

其中一个把白磷直接放入热水中,另一个把白磷放入试管,再把试管放入冷水中。

[学生实验]:选择两个方案中的一个,实验并观察现象。

[讨论]:你从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要想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氧气、达到一定温度,三着缺一不可。

[讲述]:我们把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幻灯片]: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没有着火燃烧呢?

[讨论]:如果给白磷补充上那个条件,白磷能燃烧吗?

你准备怎样为白磷提供那个被改变的条件?[来源:Z_xx_k.Com]

向热水中的白磷补充空气,可以使用洗耳球连上漏斗,然后罩住白磷,效果特别好。有学生提到,需要“送气机”,其实这就是最简单的送气机。

[实验]:选择适当的方法,补充条件,实验并观察。

[讨论]:有什么现象?你从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只要有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燃点,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水火也相容!

四、讨论和交流

[讲述]: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燃烧发生的条件,同学们,我们怎么熄灭火焰呢?

可燃物是燃烧的基础;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一定能燃烧。

[讨论]:灭火有哪些措施?“灭”字头上的“一横”起什么作用?

[活动]:熄灭小蜡烛。

[讨论]:你用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运用了什么措施?

[演示]: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灭火。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如果把碳酸钠和浓盐酸放入瓶子里去,会是怎样呢?为什么会这样?这个装置起什么作用?

[阅读]:学生阅读几种常见灭火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并以小组为单位,向同学介绍。

五、练习和巩固

1.“釜底抽薪”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实验时,如果不慎把酒精洒在实验台上并燃烧起来,我们可以用湿抹布扑盖。利用的原理是(  )[来源:##Z#X#X#K]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炒菜时油锅内的油不慎着火,灭火的方法挺多:

1)盖上锅盖,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这是利用了(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来源:学科网ZXXK]

2)把菜放进去,也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这是利用了(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林砍掉。这样做为什么有利于灭火?

5.烧不坏的手帕

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将一块棉手帕浸入配好的混合液,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帕。等酒精火焰熄灭后,观察,手帕竟然丝毫无损。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

六、情感交流

[讨论]这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触?

板书设计.

实验说明

1.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分别探究氧气和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2.白磷燃烧后,要塞上橡皮塞,以减少白烟扩散。

教学后记

用学生分组实验代替演示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实验的设计和方法的确定上,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2-14 11:45:42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