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7-09-272018-01-22

作业要求 :

研修成果(题目自拟)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1. 重点围绕“ 教学习惯改变”,提交教学设计,

2. 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3. 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沈雨淇    所属单位:城山学校    提交时间: 2017-12-22 16:23:32    浏览数( 1 ) 【举报】

音乐教育启蒙,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径?

在音乐学习道路上总会一些孩子尝试过某一种甚至几种乐器后,最终选择放弃。放弃的这一些孩子往往被认为缺少音乐天赋,或者被认为就是不喜欢音乐,在作出这样的决定时往往也是家长与孩子反复博弈多次,反复沟通无果,最终放弃的。其实我认为这里面家长,老师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创始人、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说:“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是罕了见的,几乎每一个儿童从某一点上都是可以去打动、可以去促进的。”

几乎所有孩子在出生时就能够感知声音,听到愉悦的音乐会露出天真的笑脸。在会走路的时候如果为他们播放有节奏感的音乐,他们会伴随音乐的律动挥舞稚嫩的手臂。这一切都是上天赋予人类的向往美,追求美的本能。

但是在实际的音乐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混淆了兴趣与特长,甚至专业的分界。

什么是兴趣?简单说,就是喜欢“玩”音乐。

喜欢玩家里的电子琴,喜欢对着玩具麦克边扭边唱。关键词是喜欢“玩”音乐。这时候孩子需要的是基本的音乐启蒙教育,带孩子听听古典音乐,带孩子唱唱do re mi,一边听音乐一边引导孩子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差异,感受音乐里面的快与慢,强与弱,和孩子一起看几场亲子音乐会等等。这样的兴趣教育既可以由具备一些音乐素养的家长来完成,也可以交由专业的音乐启蒙课堂完成。兴趣学习阶段,孩子是没有任何压力的,没有硬性的课后练习时间,没有回课,重点就是感知,强化人类先天的音乐感。

特长教育,我认为就是具体的一门乐器学习,不同于兴趣学习的是,特长教育需要孩子去承受一定的学习压力。

以兴趣为导向,由孩子自主选择一门乐器,而不是家长代劳。家长送孩子学习小提琴或者钢琴时往往会说,我的孩子很喜欢音乐,喜欢听歌,喜欢拨弄家里的小电子琴。那么这时孩子表现出的其实是强烈的音乐兴趣,这不等同于孩子一定能够坚持学习音乐特长。特长教育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坚持,坚持上课,坚持练琴,把练琴作为和吃饭睡觉一样的事情放进每天的时间表中。

而特长教育中老师也很关键,既要坚持兴趣导向的原则,一切教学的出发点都以维护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兴趣,放大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进入乐器学习的良性循环中,又要对孩子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不可以过于放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诸如识谱,节奏,姿势这些,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家长和老师需要去把握这个度,不给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伤害学习兴趣,也不能没有要求,毕竟特长的意思就是要比其他兴趣,或者比其他人更棒一些!

大多数琴童,只要遇到合适的老师,有一定的抗压抗挫则的逆商,都是可以完成特长教育的。每个孩子接受能力不同,练习上付出的时间长短不同,差异可能是有的孩子小学四年级就通过了业余考级的最高级,有的孩子初中毕业时通过最高级。在他们成年以后完全有能力自己学习和演奏独奏,合奏曲目,一家人或者三五好友一起演奏音乐,时常听听古典音乐会,能够真切的欣赏并且发自内心的感受到音乐的美好,那么这样的特长教育就是成功的。

至于升学加分,应该以一点平常心将其视为学琴之路收获的果实之一,而不是学琴的唯一目的。

专业教育是金字塔的顶点,只适合一少部分人。

如果以业余考级来考量,那么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入学考试就已经比业余最高级的难度还要大了。也就是说你可能培养特长十几年,发现自己演奏水平比不过一个音乐学院附小的小毛孩。

能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做出走音乐专业道路的抉择是很难的,一方面需要孩子有过人的音乐天赋,另一方面是家长更多的付出与坚持。这里建议读一下郎朗自传《千里之行,我的故事》,这本书里讲述的是真切的音乐专业成长道路的艰辛:每天超过5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练琴时间,除了吃饭、睡觉、练琴没有任何娱乐,时常接受老师的讽刺与否定,过早懂得同龄人的竞争压力,来自家长的逼迫,甚至一度自我放弃的心路历程。几乎每一个音乐学院附小附中的孩子身后都有个坚韧的家庭支撑,而能够站在舞台上成为郎朗的少之又少,有能力也有运气。


多数的家长希望培养的是孩子的音乐特长,那么不要跳过兴趣启蒙,发现孩子的音乐兴趣所在,提高孩子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并且适时引入具体乐器学习。在学琴过程中一定不要以别人家的孩子,或者过于严格的专业的水准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因为大家付出的心血是不一样的,这不是孩子的错。我们需要有专业的要求,尽力去贴近专业水准。但是如果老师让一个5-7岁的初学孩子每天只练习夹琴一两个月,单纯的空弦练习半年的话,相信多数孩子是不能够领悟到学习音乐的美好的,学了一门技术,毁了一门艺术。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1-22 13:23:56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