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7-09-272017-12-20

作业要求 :

研修成果(题目自拟)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1. 重点围绕“ 教学习惯改变”,提交教学设计,

2. 字数要求600字以上;

3. 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仇付羊    所属单位:九江市第六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2-19 10:44:40    浏览数( 0 ) 【举报】

我在几

所中学给学生上过《游褒禅山记》。本次讲课,我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六个字———“理性”、“我思”、“致用”。,是指教或学都要以一种科“理性”

学的理论为指导,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我思”,就是“我”自己思考,即“他”思。无论不随“你”思,也不随教或学都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以审视的眼光去打量文本。“致用”,学以致用,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要强调应试能力。有了能力,什么考试都不怕。上述六个字虽分而简述之,其实是一个整体。“理性”具有指导意义,没有“理性”,“我”不会“思”,或者说“思”而“不当”。但“我思”是“我”教或“我”学的基本原则,没有“我思”,“我”教不好,“我”学不好。用“理性”指导“我思”最终目的是“致用”,提高语文素养。本文在这里分别将授课基本内容及教学设计告诉读者。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关于《游褒禅山记》的解读是在学生完成文言文串读基础上的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表现性”追问法

应该学会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解读原则———从文本中有关事物的“表现”与“表现性”的生成关系中探求文本的深刻内涵。

这里牵涉到两个关键词———表现:客观事物存在的直感相态,如颜色、形状、气味、声音、空间位置、运动状况等直接呈现的表象;表现性:客观事物存在的“表现”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

事物特定的客观存在表象或者说相态,往往表现出事物固有的某种性质。“表现性”是由“表现”所表现出来的。如老师头发花白,这一“表现”,便表现着老师的年龄特征。当然这是从一般来说的,某些人染发,

再举一个例子。许地山先生有篇小散文———《蛇》,大体内容如下:早晨我到菜园里去,见到一条蛇。在见到蛇的一刹那,我扭头就跑。同时我也看见,蛇像箭一般射向草丛。我见到蛇跑是“表现”,表

现出什么呢?我怕蛇。蛇见到人就躲是“表现”,表现出什么呢?蛇怕人。两者相互害怕就是两者相互躲避的“表现”的“表现性”。两者躲开之后,结果都相安无事。这小小一幕,本身又是一个“表现”,表现出什么?两者互相害怕,意味着和平,没有伤害。这就是“表现性”,用国际政治术语概括,就是“恐惧和平”。

当然,我还需要借用一位哲学家怀特海的话———“任何一种现实存在的过程或合生,都涉及到其构成成分中的其他现实存在”———进一步指出,在人们对事物“表现”的“表现性”生成认识过程中,虽然说“表现性”是事物固有的性质,但它是人发现的,因而自然就涉及观察者的“现实存在”对事物“表现”的由观察者的“现实存在”和事物“表现”两者“合生”出来的。以前述所说那简单的事例为例,即老师头发“花白”这一“表现”,观察者可以判定老师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在60岁左右,尽管不能作如此准确的判

发现之影响。“表现性”是那是假象,是个别情况,另当别论。“表现性”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2-20 16:06:59

研修成果

最新研修成果

推荐研修成果

热门研修成果

热评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