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程作业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7-08-072017-09-29

作业要求 :

这段时间您已经学习了不少与教学相关的软件,也观摩了专家讲座,了解了学科教学相关理论,请结合您所教学科知识,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要求:

1、字数不少于800字。

2、坚决杜绝抄袭和网络下载,如有发现,直接取消评优资格,退回重新提交。

3、从本次培训运用的理念更新、学科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等多方面去论述。

发布者 :培训管理员

课程作业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董琳琳    所属单位:扬州市梅岭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9-06 10:07:01    浏览数( 3 ) 【举报】


探究活动成为科学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实践,有时过多的课堂活动,却冲淡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忽视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案例一在研究《蜡烛的变化》时,老师在实验桌上提供了:蜡烛、火柴、小刀、白纸、三角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学生分小组实验,要求是用桌上的材料让蜡烛发生变化。在实验前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烫伤、记录、观察、分析、完成实验记录单、整理实验器材。开放式的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特别兴奋,纷纷动手,教室中人声鼎沸……


老师希望通过学生发散性的实验,归纳出蜡烛变化的两种类型,可是学生很长时间都沉浸在实验的兴奋情绪中,不能进行有效的思考。


案例二:同样的实验课上,老师准备了面粉、碘酒、馒头、盐酸、石灰石、白醋、鸡蛋、饮料罐、食用碱、白糖、酒精灯、澄清石灰水等大量实验材料,学生分组实验,认识物质的变化类型。学生的分组实验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样的科学实验课,看似热闹却存在不少问题:


(一)、实验的目的不明确


在实验开始前,尽管老师提出“用桌上的材料让蜡烛发生变化”“认识物质的变化类型”,但是表述过于笼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知道要观察什么,不知道实验的具体目标。只是任凭自己的喜好,随意实施。造成实验记录单上,不知道要记些什么,不知道要分析什么。实验结束,老师要求小组汇报时,自然是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更造成了课堂的混乱。


(二)、实验操作过程不明确


每一个实验都有一定的操作过程,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操作过程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的水平。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却只是因好玩而引发,真正意义的探究兴趣就减弱了。表现在开展实验时对为什么做、怎样做的问题不感兴趣。在实验开始后看似热闹,人人在动手,但许多同学非常随意,并不按操作的步骤来,到了最后小组汇报时,有很多同学不仅不知道研究的问题,而且正确的操作步骤更是无法表达清楚。


(三)、实验中的观察任务不明确


  对于蜡烛发生的变化,老师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去做,至于怎么做,做什么,观察什么,一概不作要求。看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的学生动手的积极性,但这不是科学的探索,只能是一群顽童在玩耍。小学正是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的起步阶段,还需要老师的正确规范的引领。


实验前让学生明确实验中的观察任务,了解观察的顺序,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让学生明晰实验过程中要做什么,要怎么做,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随意性、情绪性、笼统性。因此,在科学实验中,老师的引导力求让观察的目的更明确,让观察的方法更合理,让观察的结果更精确,让观察的分析更深刻。


  (四)、实验结论不明确


科学的结论是科学家经过无数次实验得出许多数据,并且通过分析无数的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来的。科学课中许多知识都已经经过前人探究得出,现在安排学生重新来探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精神,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得出实验数据,观察到实验现象,这还不够,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以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本节课中,学生用多种实验材料做了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在小组汇报时发现,真正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同学很少,就是缺少了科学思考的过程。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9-12 17:24:43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