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程作业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7-08-072017-10-30

作业要求 :

这段时间您已经学习了不少与教学相关的软件,也观摩了专家讲座,了解了学科教学相关理论,请结合您所教学科知识,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要求:

1、字数不少于800字。

2、坚决杜绝抄袭和网络下载,如有发现,直接取消评优资格,退回重新提交。

3、从本次培训运用的理念更新、学科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等多方面去论述。

发布者 :培训管理员

课程作业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黄晓芹    所属单位:扬州市文津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9-26 17:29:14    浏览数( 0 ) 【举报】

 

经过这段时间的网络培训,我们发现提到最多的是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如何去构建一节课。首先我们一起分享一段新课标课程标准对此的说法: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性、情境性,由此生发出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国际科学教育倡导“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即从“记忆的理科”转向“探究的理科”,从“单向教学”转向“合作学习”。 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功的作为引导者。我以《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一节为例谈谈我的认识。

片段一: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师:“给你一根铁丝,尽可能用更多的方法使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并尝试用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角度解释现象。

    1:加热铁丝,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2:在开水中烫一下,内能发生转移。

    3:摩擦铁丝,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弯折铁丝,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师:大家注意到后面两位同学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前面两位同学相同吗?

生:不同

师:那是什么方式呢?

生:摩擦

(学生在此没有提出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与预设的教案发生偏差。)

师:同学都很不错。其实在实际生活除了以上同学列举的一些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的事例,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

师:大家来看一张图片。

师:展示锻打铁丝也可以改变其内能的图片。前面我们学过功,请同学回顾一下,叫什么一个力做功?

生:有力且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师:很好。我们可以归纳一下,无论是锻打的方式还是摩擦的方式,都可以称为作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结论。

评析:前一节我们刚学过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而本节课的重点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直接提问:“尽可能用更多的方法使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并尝试用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角度解释现象。”这样的问题发挥了承上启下、直入核心话题的作用。复习了旧知的同时,又发现新知,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后面一问“并尝试用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角度解释现象。”,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拔高学生思维的深度。有效的问题就在与它的适度开放性、活跃性。学生跳起来就能摘取果实,不是简单的触手可及,也不是大家都显而易见的获得。当然也不是大家都跳起来也无法触及,一棍子打下去昏死一群人。从这个问题学生自己就发现了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做功。但在实施过程生成的方案与课前预期的略有差异。学生提出“摩擦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的观念。这时候更多的是考验老师临场应变能力。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就要充分显现出来了。教师逐步引导,给出做功是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结论。新课改的主旨意在把学习还给学生,不是说教师就不能给出结论性的结论。因材施教,学生能解决要坚决放心大胆让学生自己完成,绝不越俎代庖。不能完成依然可由老师讲授。极大可能的放,恰如其分的收。这个度取决教师的“功力”,收放自如,游刃有余。课余细想,,出现这种差异还是缘于对学生认知度把握得不够深刻。学生所能看到的大部分事实都是热传递和通过摩擦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同时也想到在处理这个突发情况时可将教学设计略架调整。。

调整方案:

师:大家一起来观看“空气压缩引火仪”继续对该问题进行探究。

师:介绍器材,交代清楚实验注意点,

生:演示该实验。

(评析:这个实验一次性成功的几率很低。如果失败就多做几次。但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的都不失为较好的课程资源。失败可以分析其原因。)

师: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棉花着火了。

师:尝试解释棉花着火的原因。棉花内能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摸一下筒壁,筒壁发热,又是为什么呢。思考完,相互讨论,交流大家答案。。

生:手压活塞,活塞压空气,空气压棉花,实现棉花的内能的改变,空气给的内能的。

师:空气的内能的如何改变和转移的?

生:做功

生:活塞壁会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评析:这一环节给足了学生时间。学生的回答折射着他们的思维路径,也

让老师更好的去把握把握学情。

片段二:导问研学

师: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如果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又将如何改变呢?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实验来对该问题探讨。

师:介绍器材,演示点火爆炸实验

师:你看到什么现象?”

生:盖子飞了出去。

师:盖子飞了出去获得什么什么能?

1:动能

2:机械能

师:怎样表达更准确?

生:机械能

师:在此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或转移的?

生: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评析:要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要更大程度的巧设问,多引导。

片段三:配有引导性的问题链的阅读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师:典型应用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就是热机,请同学在下面问题的索引下完成对热机相关知识的阅

     读,并回答问题

师:展示设计问题:

1)热机的定义。冲程的定义。

2)指出汽油机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3)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哪四个冲程?请按次序写出。

4)明确四个冲程中进气门、排气门开闭情况和活塞的运动情况。吸气冲程吸入的是什么气体?(提供挂图和汽油机模型,让学生来讲解)

5)在压缩冲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在做功冲程中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

6)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几圈,活塞往返几次?

评析:有了我们对于这两个实验的充分探讨。热机及相关联的知识点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得。

片段四:恰当情境引入实验探究,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程度

师:我们去野炊时,你会选择用纸还是木炭来做作燃料呢,说出你的理由?

(评析:对初中生来说,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在个体的智力发展中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这时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最好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入探究实验,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等。这个问题设计具有很强思考度。

1:我选纸,因为比较方便,自己身边就有。

2:我选木材,因为它燃烧时用得少。

3:我不赞同纸,那样,我们需要带很多,反而不便。

(评析: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享受探究的乐趣)

师:通过以上讨论,你们获得了什么启发?

生: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比较质量相等的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我们应如何比较比较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

1:用温度计比较温度

2:不行。量程不够,而且操作也不方便。

3:加热水,比较相同水的温度的变化。

师:采取这种方法的原因。

生:因为无法直接测量。

师:有些物理量无法直接测量,物理量微小的变化难以观测,我们把它转化为容易测量,容易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化。根据你们对实验的初步认识,应选择什么器材?

生:温度计、烧杯,天平、铁架台、燃烧皿、水各两套、不同燃料

师:根据大家的实验构想设计出实验表格并完成实验。

师:展示某同学实验表格,并由学生评价

生:进行实验

评析:对于探究实验,我们应更大程度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探究的过程比

探究结果重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们需要的学习不仅是教师的教更重要是学生的学,这是一个根本的转变。整节课学生都表现非常积极,全民参与,思维活跃,获得了知识、情感、技能等多重收获。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得更多的科学素养而且更加热爱学习,甚至将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种品质。这也正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所期望的。我们应努力让学生更好的成为学习的主体。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9 14:34:55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