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7-07-162017-10-30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工作坊研修主题,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按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校本研修成果”上传的提交任务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张卫军    所属单位:西藏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8-04 10:23:51    浏览数( 1 ) 【举报】

教学设计

题目

聚焦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一

授课教师

张卫军

工作单位

西藏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教学重难点

关键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积极和消极影响)

 

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同学么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及其特征》,发现信息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信息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往往更关注它的用途。那么信息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们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哪?

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在接下来的一段视频中寻找答案。

播放《未来的一天》

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信息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们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哪?”观看视频。

由于本节涉及了信息技术的理论性内容。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通过一段视频,同时抛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描述信息如何被利用的,由于信息概念的不确定性,信息技术也没有一个唯一的定义,以下是对信息技术的几种描述。

PPT演示,并讲解

信息技术的描述: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1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2 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技术

3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师:

通过前面的视频和信息技术的概念,同学们有没有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听老师的讲解,并作相应记录。(期望效果)

当然,也有学生可能对理论、抽象的概念不理解,容易走神。

通过对信息技术概念的介绍,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整体的轮廓。

 

认识了什么是信息技术,和目前信息技术主要包含的几个方面的技术,大家应该清楚了计算机技术并不等同于信息技术,它只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包含关系。了解了信息技术目前的状况,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那它过去的样貌和未来的样子又是会是怎样哪?接下来就让我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

 

 

某些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认真听,有不同观点的,站起来补充。

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阅读完一段文字后能提取其中重要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答、描述。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讨论,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不依赖他人,也改变“教师将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主体,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老师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在PPT中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答案,以供学生参考比较。之后对为何给出该答案进行讲解。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 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语言产生于社会,产生于全体的使用者,产生于社会的约定俗成。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猿到人进化重要标志,信息在人脑中存储和加工,利用声波进行传递。

2.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文字使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信息可以大量地生产、存储和流通,更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4.电报电话、电视和其它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手段再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

5.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使信息的处理速度和传递速度得到惊人的提高。目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革命浪潮。

 

 

 

 

对比PPT中的答案,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再次思考。

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大家集思广益,让学生认识到,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也要学会交流合作,这样才会更完整、全面。在大家交流的过程中也可能碰撞出新的火花,大家在相互观点的启发下,可能会有新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评价表

 

 

科目_______   年级_______   设计者_______ 评价者_______时间_______

 

 

项目

           

分值

得分

 

 

教学
目标

确定目标准确(符合课程标准)、恰当、具体,能体现三维目标,并具有可操作性。

5

 

 

 

教材
分析

根据学科特点,概述本课内容及其地位,并准确列出知识点、重点、难点等。理解教材,对教材分析透彻。

10

 

 

 

学情
分析

结合所教内容,针对学生实际,从知识、情意、潜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分析符合年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有关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8

 

 

 

教学
理念

有明确的教学理念,且符合课改精神。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定教学的价值取向。

10

 

 

 

教学
方法
设计

设计中能体现主要的教法、学法。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的方法科学有效。

10

 

 

 

教学
流程
设计

1、教学流程的设计应包括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在每步教学中能基本体现执行者、执行内容、执行方式、执行程度和执行目标这五个要素。
3
、教学流程的设计能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循序渐进,体现递进性,后一步教学是前一步教学的必然发展。

20

 

 

 

教学
媒体

明确使用那些教具、学具或电教媒体。媒体使用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5

 

 

 

板书
设计

板书简明、精要、重点突出,布局合理。

5

 

 

 

练习
设计

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形式多样,份量与难度适中;有层次,选做与必做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注意发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5

 

 

 

教学
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写出教学后记、反思小结或自我点评。

10

 

 

 

课型

有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和试卷评析课等课型。

2

 

 

 

课时数量

按规定数量要求备足课时。

 

 

 

 

 

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  狭义: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获取、存储、加工、传递和利用的技术(IT

                 广义:信息技术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 传递和利用的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工业方面

                    二、农业方面

                    三、生活方面

                    四、娱乐方面

                    五、学习、工作方面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  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文字的出现与使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印刷术的发明与使用(毕昇)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电报、电话等的发明与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8-29 16:51:1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