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7-07-162017-10-30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工作坊研修主题,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按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校本研修成果”上传的提交任务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次仁拉姆    所属单位:谢通门县完小    提交时间: 2017-08-10 21:27:29    浏览数( 28 ) 【举报】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本次培训所学内容以及工作坊研修主题,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要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 “实践研修成果”上传提交任务。

题目

一吨有多重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次仁拉姆

工作单位

谢通门县完小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理解吨与千克的关系,知道1= 1000千克,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通过经历操作、观察、比较、想象、推算、归纳等数学活动,间接体验1吨的实际重量,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对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有序活动的学习习惯,使其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教育和安全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关键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能够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方法

1.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学定教。对于“进率是1000”的两个计量单位之间的化聚,学生已有较为丰富的知识积累。因此,处理“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这一重点内容时,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完成,然后交流思考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体验。为了突破“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这一难点,本节课设计了多处体验环节:通过经历操作、观察、比较、想象、推算、归纳等数学活动,循序渐进地间接体验1吨的实际重量,引导学生逐步加深理解、体验、感悟并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0千克1袋的大米、1千克重的实心球、2千克一瓶的纯净水、5千克1捆的书、20千克1袋的大米、了解学生的体重、练习纸。

学生准备:多提示常见物品的重量、了解自己的体重、用手掂一掂2分或1角钱的硬币、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糖、搜集有关“吨”的信息。

教学设计思路

“吨”的概念是抽象的,如何以具体可感知的手段让学生体验“1吨”,产生真实深刻的感受呢?本节课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在设计上有一明一暗两条主线。明线是以知识为载体,以体验活动为手段,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推算想象、归纳总结、综合应用等数学活动,建构“吨”的质量观念,以此达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暗线是德育渗透线,通过培养学生有序活动、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学习材料,向学生适时的渗透德育教育,以此达成情感目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一)复习旧知,情境激趣。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

师:那么你都掌握了克与千克的什么知识呢?

[学情预设]

    生:计量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计量一般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有字母g表示,1千克=1000千克。(根据学生所说,教师进行板书)

师:我们回顾了有关克与千克的有关知识,

课件出示情景画面,小精灵出示题目:猜猜它们的体重。

一只一岁的小乌龟约重15     

一只帝企鹅体重约40     

(二)产生需求,引入新知。

一头海象大约重1     

[学情预设]1.千克。      2.吨。

1.千克

师:这位同学选择千克作单位,其他同学的看法呢?我们看,这两袋500克的白糖重量加起来是1千克,海象的重量与这两袋白糖相比怎么样?要重得多!那么这里填哪个单位更合适呢?是的,可以选择更大的质量单位吨来表示,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吨的世界,一起来认识吨。(板书:吨的认识)     2.

师:为什么要用“吨”作单位呢?已经学过的“克”行不行?“千克”行不行?都不合适,因此我们要选择更大的质量单位吨来表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板书:吨的认识)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吨。

师: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我们通常在描述像一件铸铁雕塑、一块大石头这样的比较重或像这样的一堆煤、一堆木材、一批货物这样的的大宗物品有多重时,会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t”来表示(板书:t)。

师:现在你们也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也常用吨来表示? 师:那么一吨到底有多重呢,想不想知道?那请你跟随老师进入下面的活动。

.感受体验,建构新知。

(一) 共同体验,感受1吨的重量。

1.师出示110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

2.每组发给一袋10千克的大米,让组内同学轮流抱一抱,并说说感受。3.选出一名力气比较大的学生来挑战最多能搬动多重的大米。老师一袋一袋地叠加,直到这名学生搬不动。要求其他同学一起来数一数大米的重量,并为他加油。最后请来挑战的同学说说感受。

4.想象感受。

师:30千克的大米已经很重了,但是这个重量与今天学习的1吨还差得很远很远呢!我们接着往下算,4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千克?10袋呢?50袋?……100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呢?(课件逐步出示)

[学情预设]11000千克。    21吨。

2.活动要求:

1)组内同学轮流将所给材料搬离地面一次,说说感受。

2)填写练习纸,算一算多少个这么重的物体总质量是1吨,并把结果在组内交流。

3.小组活动。

4.反馈交流。

师:请每个小组汇报一下本小组的活动结果,我们一起来分享,好吗?听好汇报要求:(1)先说一说自己小组的活动材料是什么。

2)再说一说搬一搬活动材料后的感受。

3)最后汇报推算的结果,多少个这样的活动材料是1吨。

 师:从稻谷变成我们吃到碗里的米饭,这中间有很多人都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节约粮食,不能浪费!

第五组:我们小组抱的同学,这位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2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学到这里你们对一吨认识是不是更形象了?

设计意图:所选择的分组体验材料都是学生日常熟悉的物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强化对1吨的认识,形成1吨的质量观念。同时根据所选材料,拓展相关信息,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渗透。

(三)归纳总结,

1.归纳总结,

师:现在我们一共已经学习了几个质量单位了?克、千克、吨它们都是常用的质量单位。在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时我们通常会选择“克”来表示,在计量一般重的物体时,我们通常会选择“千克”来表示。那么什么时候用吨来表示?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体时会用吨来表示。(板书:比较重或大宗物体)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克与千克时,是怎么来体验1克和1千克的?直接用手掂一掂就可以了,而1吨我们能用掂一掂来感受吗?不能,因为1吨太重了。那么我们是怎么体验的?是通过根据单一物体的质量来进行推算和想象。我们在以后学到像吨这样的比较抽象的知识时,还会用到推算和想象的方法。再来看,1千克里面有多少个1克?1000个,所以1千克=1000克;1吨里面有多少个1千克?1000个,所以1=1000千克。相邻两个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四)独立思考,尝试完成单位换算。

师:下面各题,请独立思考,尝试完成。

3=     )千克        6000千克=      )吨

8t=     kg          7000kg=      t

11=1000千克,3吨里有31吨就是 3000千克。

 设计意图

1、由全班共同体验和部分学生的示范体验,使学生初步感知1吨的重量,为后面的分组体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当老师告诉学生搬动的30千克的物体与1吨的质量还差着远呢,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推算得到1000千克=1吨,揭示了吨与千克的关系。

 

 

 

 

 

  

 

 第一课时

   

20=25分钟

 

 

 

 

 

 

 

 

 

 

 

 

 

 

 

 

 

 

 第二课时

  20-25分钟

2、所选择的分组体验材料都是学生日常熟悉的物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强化对1吨的认识,形成1吨的质量观念。同时根据所选材料,拓展相关信息,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渗透。

板书设计

 

 

         吨 的 认 识

常见质量单位

 比较重或大宗物体        吨(t

1000     1=1000千克

一般重            千克(kg)

                                  1000     1千克=1000

比较轻              (g)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8-15 16:34:41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