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7-07-162017-10-30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工作坊研修主题,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按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校本研修成果”上传的提交任务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加增    所属单位:谢通门县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8-19 00:01:54    浏览数( 0 ) 【举报】

教学设计

题目

学科

语文

年级

初一

授课教师

加增

工作单位

谢通门县中学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⑴掌握字词,了解作者。⑵了解散文的特点,体会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为写作对象抒发情感。⑶理解把握文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写法。

2.       能力目标: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清晰的脉络结构。⑵学习通过运用感官细致描写景物的写法。

3.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来抒发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学习作者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关键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优美语言和写景物技巧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读出春天的特点,表达美好的感受,体会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体验性教学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多媒体

教学设计思路

阅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品味。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            导入并介绍作者

同学们天气渐渐地冷了,冬天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迎着冬天的笑脸,我想起来了雪莱的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幅动人的图景。同学们,让我们伴着这优美的音乐,随着老师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描绘的《春》之中。

 

 

 

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知识。

 

 

 

6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  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2、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认读生字情况,辨析字形,理解字义

 

 

     

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

                           

 

110

三、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分成哪几部分?每段都是什么图?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意识。

110

四、细读课文,研读赏析

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找出描写春景的语段。

指导学生研读赏析一二八九十段。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积极发表见解

1

13

五、回顾课文

课堂总结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

学生看大屏幕,讨论回答

 

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4 

六、选读课文,拓展练习

模仿课文一二八九十段写小练笔。

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的分风格。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4

4    4

七、课外作业

朗读并背诵全篇课文。

再次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一.           导入并介绍作者。

同学们天气渐渐地冷了,冬天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迎着冬天的笑脸,我想起来了雪莱的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幅动人的图景。同学们,让我们伴着这优美的音乐,随着老师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描绘的《春》之中。

介绍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他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背影》《绿》《荷塘月色》等是最具代表性的佳作。朱自清晚年虽然身患重病,但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的铮铮铁骨和高风亮节,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水涨()捉迷藏()酝酿()应和()笼()着一层薄()烟 黄晕 ()蓑()衣巢()

2.词语解释;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繁花:密密地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指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儿。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美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读课文后总结文章的中心主题。

作者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 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全文可分成那几部分?3-7段,每段起个小标题什么图?

一: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3-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绘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力。

二: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四、细读课文,研读赏析

(一)赏析第一部分:1.第一部分的作用是?

总领全文,开篇点题,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

运用了反复、拟人的修辞,反复修辞的作用是突出了望春心切,拟人修辞的作用是写出来春天脚步近了,把抽象的春天具体化,人格化了。将春天比做人,它的到来便是慢慢地,踩着步子,款款而来。更加生动形象。

(二)赏析第三部分8-10

请同学们朗读8-10段,并思考:

1.      最后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表达对春天的赞颂。

2.      这三段可不可以互换或者合为一段?为什么?

不可以,用比喻的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比喻为娃娃,再比喻为小姑娘,最后比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出了春天的生长,把春天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地十分动人。

五、回顾课文,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六、选读课文,拓展练习

刚才我们一起赏析了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和生动准确的词语,下面请同学们摹写一段写春天的图画,150字左右。

七、课外作业

朗读并背诵全篇课文。

 

板书设计

板书:《春》  朱自清

第一部分(1~~~盼春

春草图

春花图

第二部分(2-7  绘春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第三部分(8-10~~~赞春:比喻,“新”、“美”、“力”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8-20 13:09:26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