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7-07-162017-10-30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工作坊研修主题,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按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校本研修成果”上传的提交任务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参木决    所属单位:第二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8-24 10:23:28    浏览数( 0 ) 【举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题目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学科

汉语文

年级

初二

授课教师

参木决

工作单位

南木林县第二中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海伦·凯勒的事迹,结合她的生平经历,理解文意,并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2.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体会作者细腻生动、贴切感人的描写手法,学习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关键

1.抓住海伦·凯勒对三天光明的安排,了解她所看重的是什么,分析其缘由。
2.
联系实际,体悟文中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情感体验法、PPT演示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白板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了解海伦·凯勒的事迹,结合她的生平经历,理解文意,并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以后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第九交响乐,感受苦难中顽强的生命

二、作者简介

   检查课前作业。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马克·吐温)

2.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在她的生活和生活乐趣中,凯勒小姐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的需要克服的人们上了永远不能遗忘的一课。(罗斯福夫人)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我们都熟悉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也就是《命运交响曲》,几乎绝聋的贝多芬扼着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我们也都熟悉民间艺人阿炳的《二泉映月》,失去光明的阿炳给我们描画了一个凄婉哀怨的世界,也让我们感到了命运的残酷和抗争的力量。而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并没有向我们展示多少“命运”的多舛,却让我们更多地感受到了作者的热切、坦诚和真挚。在与残疾的斗争中,她表现出了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在朴素甚至接近于家常的话语中,她流露出了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可以这样说,尽管作者受尽了“命运”的折磨,但她给我们的仍然是一颗火热的心,一颗关爱世界的心。海伦·凯勒的经历如果说给了我们巨大的心理震撼和敬畏,那么本文所袒露的心迹,却给了我们巨大的人生感染,鼓舞我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三、重点字词

①轮廓(kuò)        ②翌日(yì)         ③孩稚(zhì) ④虔诚(qián)     ⑤堵塞(sè)      ⑥憧憬(chōng jǐng

⑦瞥(piē)      ⑧百舸(gě)      ⑨禁锢(gù)    

⑩绚丽(xuàn)  11)恬静(tián)    12)如醉如痴(chī)

13)禁(jìn)锢/弱不禁(jīn)风 (14)堵塞(sè)/塞满(sāi)/边塞(sài

四、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大体上了解全文的面貌。要求:认真思考三天这个字眼,注意作者在三天里看到了什么,抓住其中主要的事物来透视她的思想感情。最好是一边读一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画出来,或者加几句旁批。 
2
.再读课文,填写下表,然后作简要分析。  

第一天

 白天

 看望麦西夫人,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

 夜晚

 回忆这一天 

第二天 白天

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夜晚

 看戏

第三天

 白天

 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世界

夜晚

看喜剧

                              第二三课时

一、文本研习

1.“有了”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为什么“首先”要“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

   对这个问题,教师可先让学生去发现,或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设想:假如重获光明,最想见到的会是谁,为什么?海伦·凯勒在假想的三天光明中,首先想看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教师,这确实是作者最大和最真诚的心愿。麦西夫人来到海伦·凯勒家的第一天,作者就认为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作者说:“她是来对我启示世间的事理,她是为了爱我才来的。”海伦·凯勒的奇迹可以说是由她和自己的教师共同创造的。

2.如何理解作者在能见到光明的第三天,最后一眼要看的是喜剧,欣赏人类精神世界的喜剧的泛音?海伦·凯勒最突出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海伦·凯勒的奇迹是在逆境中甚至可以说是在绝境中创造的。“绝处逢生”取决于什么因素?从人的本体角度来看,取决于一个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坚强不屈是海伦非凡生命的一个基点,而乐观向上的品质,更是她创造奇迹的源泉和亮点。 

3.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了有视力的人对诸多奇观忽略,如何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怎样认识海伦·凯勒心中的奇观”?

在节选部分中,有7个地方提到了有视力的人,这中间有善意的批评,也有真诚的规劝。提醒有健全的五官和四肢的人,要意识到这种天赋的可贵。要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做幸福的人,充实地活着。这种情感是真挚的,是关爱的。 海伦·凯勒说,由黑夜变成白天奇观,这对正常视力的人来说,如果不会感到激动人心,似乎还可以理解。但对于历史和艺术的奇迹和巧夺天工的纽约塔,人们的眼睛也看不见这壮美的奇观,这确实是我们每个身体正常的人要进行反省的。我们是不是对生活缺少了必要的欣赏,必要的热情和美感。

4有些场面是令人愉快的,让你内心喜悦,可有些情景却使你感到悲哀和忧郁。对后者我也不会闭上眼睛,因为它们毕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它们闭上眼睛就等于紧锁心灵,禁锢思想。怎样理解这段话?海伦·凯勒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作者在游览整个城市时,要到花园大街去,到贫民区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去。对于欢乐和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一个残疾人,本应该让世人同情、关怀,但她却同情、关怀别人,表达了海伦·凯勒对世人的博爱襟怀。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最美好的心灵和最善良的天性。 海伦·凯勒让人们不要对悲哀和忧郁闭上眼睛,就是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尽管她善良,但她并不回避世间的阴暗和痛苦;她客观、冷静,具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直面抗争的勇气,这也是她另外一个突出的精神品质。

5假如是一种假想,从海伦·凯勒的实际情况来看是不可能实现的,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见、所闻和所感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文章朴素的表达方式对体现真实性有什么作用?

这是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设计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把假想真实要统一起来认识,使学生更加理解假如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同时领会作者运用假如这种构思所特有的表达效果。 尽管她的描述和现实生活不尽一致,比如,对阳光的描写等都有些想像的色彩,但并不影响读者的介入和共鸣。特别是作者丰富的想像(全文都是想像出来的),更让人感受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那种无法体验的渴望,不可遏止的追求,甚至假想的内容有了出入,更会让人产生特殊的感动。 本文不像其他散文那样比较注意技巧方法,比较善于运用修辞来表情达意。作者大多采用白描的手法,直白地写自己的感情、心声,朴素、真挚,使文章更具真实感,更具感染力。

二、小结和作业 

简要分析:分析中应强调的是:(1)作者对自己周围的人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希望能看到表现他们内心美的外部特征,这说明她是何等善良;(2)她希望看到地球和它的居民的简要历史,还要看到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这又显示了她积极进取的精神;(3)她关心日常世界,希望看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场面,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当成自己的欢乐和痛苦,这又表现了她的博爱精神以及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

 

板书设计

第一天
白天
看望麦西夫人,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

夜晚
回忆这一天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8-24 12:16:53

附件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doc 下载 预览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