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7-07-162017-10-30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工作坊研修主题,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按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校本研修成果”上传的提交任务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哈桑    所属单位:波密县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7-26 19:06:18    浏览数( 8 ) 【举报】

第三节印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地理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通过地图及图片的阅读与分析,能够解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地图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重点与难点 
重点:印度水旱灾害。
难点:分析造成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一:视频导入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印度旅游》,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问题引领:1.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
2.说说你对印度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画面,学生对印度有一个初步印象,为下一步学习奠定一定基础,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环节二:图释导学
学习过程:学生通过描图、读图、绘图、析图,能简单绘制出印度的轮廓、地形区示意图,归纳印度的位置和地形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绘制简图、读图分析,能准确地找到地理事物的位置,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分析。
学生活动一:
1.描图析图:描绘印度轮廓,读图回答印度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邻国位置。
2.歌谣学地理:指图反馈歌谣内容——“喜山印洋间,北回北部穿。陆上六邻国,巴中尼不孟缅。”
教学评价:准确的定位是学习一个区域的基础和前提,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歌谣准确定位,在定位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学生活动二:
1.绘制简图:请把印度轮廓示意图绘制在作图区,并在图中标注出喜马拉雅山、印度洋和北回归线。
2.读图填图:读图找出印度的主要地形区,尝试在简图中标注出三大地形区。
教学评价:注意观察学生在绘制简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绘制简图是否标准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定位方法。
教学环节三:实验探究
学习过程:通过读图分析和实验探究,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并归纳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设计意图:课堂学习中发现学生对于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不易理解,很多同学将印度雨季与水灾混为一谈,这里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尝试理解感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活动一:展示图片“亚洲气候类型”和“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问题引领:
1.印度属于什么气候?
2.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特点?
教学评价:通过问题引领和读图分析,了解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的差异。
学生活动二:读“热带季风示意图”,思考西南季风对雨季的影响。
热带季风为主的气候

风向
特点
1
从陆地到海洋—东北风
干热—降水少—旱季
7
从海洋到陆地—西南风
湿热—降水多—雨季
问题引领:
1.哪一幅图印度降水比较丰沛?此时盛行风向是什么?有何影响?
2.印度旱季盛行什么风向?有何影响?
3.强弱不同的西南季风对印度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分析、解答问题时能否形成有效的解题思路。
学生活动三:实验演示——学生提示一年中的各个月份,教师演示降水的不同情况。
步骤一:
正常年份——教师在学生提示6789月时,演示把水慢慢洒进烧杯,其他月份撤离。
步骤二:
旱灾之年——教师在学生提示78月时,演示把水洒进烧杯,其他月份撤离。
步骤三:
水灾之年——教师在学生提示45678910月时,演示把水洒进烧杯,其他月份撤离。
问题引领:
1.观察三次演示的降水情况(时间长短、水量大小)有何不同?
2.后两种演示会造成什么灾害?可采取什么措施?填写西南季风进退时间、风力与水旱灾害关系表。
水灾
旱灾
西南季风的变化
来得________,退得________,风力________
来得________,退得________,风力________
3.试分析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出现百年不遇旱灾的原因。
教学评价: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归纳不同年份的降水差异,加深旱涝灾害的理解和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环节四:拓展延伸
问题引领: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服饰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请分析印度的特色服装——纱丽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纱丽——印度妇女传统服装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服饰与自然环境关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针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水平。
教学与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通过情景导入、图释导学、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读图绘图、分析归纳、交流表达等能力,并且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便于及时诊断和修正教学行为,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老师评语

经过不断的实践磨合,并再更改再完善后会变得更好。

评语时间 :2017-07-28 19:27:52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