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7-07-192017-10-30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工作坊研修主题,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按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校本研修成果”上传的提交任务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德央    所属单位:城关区教师培训中心    提交时间: 2017-08-10 12:22:03    浏览数( 19 ) 【举报】

画风
                                 德央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动脑筋想一想,猜猜它是谁?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板书:风)那在平常的生活中你都知道有哪些风?
2
、你们真聪明,真能干!课文中也有三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非常能干,瞧他们会干嘛?(生:画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是的,他们会画风!那么他们究竟是怎样画风的呢?下面请孩子们自由朗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字词多读几遍体会体会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课文读完了,老师考察一下你们的字词掌握的怎么样?
出示认读的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 
2
、孩子们,今天呀,老师把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也请到了我们的课堂,想和他们打个招呼吗?(生:想)
(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
三、在读中领悟文本
宋涛、陈丹、赵小艺究竟是怎样画风的呢?下面请孩子们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如:波浪线、直线等符号画出描写三个小朋友怎样画风的句子,画好后和同桌交流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从你们端正的坐姿我就已经看出大家都已经找到了三个小朋友怎样画风的相关句子。那么就来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
1、师:第一幅图的主人是谁?
生:赵小艺。
师:这幅图对应的是课文的第几段?
生:第4段。
师:读一读。
生: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风?
生:飘。          
师:为什么说旗子飘会让你感受到风? 
师:是的,飘扬的旗子让我们感受到了风。(师板书:旗子  飘)
;你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吗?
师:注意这个“能”字一定要读得重一些,孩子们让我们拿起笔在这个能字下面画个着重号就是一个小点。
师:谁还想读?
师:旗子飘到你的句子里了。
师:孩子们在这一句中有个多音字你们发现了吗?
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呀!  (指出多音字(杆)
师:来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端和老师一同来写一写这个多音字。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注意这个“能”字一定要读的重一些。
师:瞧,你们把赵小艺的自信读出来了。
师:孩子们嘘别出声,赵小艺画的风来了。
出示:风来了,风把             了,风藏在            里。 2、师:孩子们,赵小艺不仅在房子前画了一根旗杆,她还画了什么?         (生:  
师: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生:第 8段。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风?

生:呼呼转。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风把风车吹得呼呼转。
师:呼呼转动的风车让你感受到了风。(板书:风车  转)
师: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

师:风车被你读得已经呼呼转了。
师:谁还想读?
师:注意这个“还”一定要读得重一些。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赵小艺画的风。
师:男生读、女生读
师:呼呼直转的风车都已经飘到你们的句子里了!
师:听,风姑娘又来了。
出示:风来了,风把             了,风藏在            里。3师:孩子们,风不仅藏在飘扬的旗子里,呼呼直转的风车里,它还藏在了哪里?
出示:风来了,风把             了,风藏在            里。
生: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师:你是从课文的第自然段知道的?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风?
生:弯弯。
师:为什么说小树弯会让你感受到风?(生:风把小树吹弯了。)
师:弯弯的小树让你感受到了风。(师板书:小树 弯)
师:来孩子把你感受到的风读给大家听。
师:注意这个“会”字一定要读得重一些。
师:“会”字你读得那是恰到好处。
师:谁还想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一丝凉爽。
师:除了说弯弯的小树,我们还可以说弯弯的  
师:孩子们请全体起立,现在我们是小树,如果你感觉到了风,你就小树一样弯一弯。
4
、师:孩子们,风不仅藏在了飘扬的旗子里,呼呼直转的风车里,弯弯的小树里,它还藏在了哪里?
师:你是从课文的的自然段知道的?
生:第7段。
师:你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风?
生:斜斜       师:为什么说雨丝斜会让你感受到风?

生: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师:斜斜的雨丝让你感受到了风。(板书:雨丝 斜)
师:说还能读出风的感受。
师:除了说斜斜的雨丝,还可以说斜斜的
师:男生读、女生读。
师:孩子们赵小艺、陈丹、宋涛会画风,你会画风吗?你会怎么画风?在小组内用风来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4
、师:孩子们,课文学到这,老师情不自禁地想问一问你喜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四.回归整体,再次感知课文,提升情感。
1.过渡语:孩子们们说得真精彩呀,老师把你们的发现藏在了一首小诗里,自由得朗读一遍吧。(生自读自悟,回归整体)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了,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
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
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四、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师: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你能画风吗?你会怎样画风呢?在小组内讨论。(练习说话)
风来了,风把        ,风藏在           
2.提问:孩子们,课文学到这老师情不自禁的想问一问,你们喜欢这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都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优秀品质,提升全文主题。)(板书:爱动脑筋、善于创造)
五.在悟中激发创造(作业)
1.
过渡语: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他们的作品在阳光杯创意儿童画的评选中获得了提名,想不想跟他们一起去参加比赛吧。好,那回去以后,把你说的画下来,并配上一段文字。( 激发创造,练习写话)
板书:                画风
             
 旗子                        飘
            
  风车                        转
            
  小树                         弯
              
雨丝                        斜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8 17:09:5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