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7-07-162017-11-14

作业要求 :       参训学员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针对你校(园)的某一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可实践的方法,完成一篇问题解决方案。要求方案有新意、阐释有特色,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推广性。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阿旺次仁    所属单位:尼木县尼木乡完全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8-14 16:47:05    浏览数( 0 ) 【举报】

小学阶段学困生的成因

分析及改进措施

我校地处农牧地区,学生全部来自于普通农牧民家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校学困生数量较多,分布于我校各个班级。学困生的成因比较复杂,我乡自然村较多,且偏僻,目前大部分未设学前教育教学点、自身原因、家庭影响、学校、教师、社会环境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我校教师积极尝试各种教育手段,将“转差”工作与“培优”工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我校老师们,对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的认识逐渐加深。同时,我们也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就这两方面的问题简要谈谈。 

一、学困生成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这类学生的主要表现是:强烈的厌学情绪,学习动力不足,极度缺乏自信心,自制力差,学习不用心,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可能曾经尝试过努力,但是没有任何效果,再加上不能很好地掌握每节课的内容,渐渐造成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缺失,在知识的连续性方面出现了严重脱节的现象,慢慢地落到了班级的后面。这时,很多学困生都表现出自暴自弃、消极地评价自己,认为自己不是搞学习的料,从而放弃学习。 

(二)家庭原因 

我校学生家长都是普通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绝大多数家长忙于农活或外出务工赚钱,家庭教育呈现出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基本上都是将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严重缺乏监管。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教书是老师的事,做父母的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提供必要的学习用品就行了。甚至有家长错误地认为,山里娃读书没什么用,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对孩子的将来没有一点设想,更谈不上用心培养了,个别学生的辍学正是这样造成的。 

(三)学校、教原因 

我乡自然村较多,目前大部分未设学前教育教学点,师资力量配备不足,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缺乏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观念弱,另外,有部分教师,眼中只有优等生,对学困生关爱力度不够,缺乏耐心和细心,甚至放弃了对学困生的教育,致使相当多的学困生仅仅在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之后,就停止了求学的步伐。 

(四)社会境影响 

由于家长文化程度比较低,对教育重视不够,社会上对文化知识的重视度不够,学生身边的家长、社会人士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欠缺,所以,造成学生懒散的学习习惯。

二、学困生化探索 

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就我们目前所做的一些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学困生的心理辅导 

学困生,多么刺耳的称号啊。没有哪个学生愿意背负这样的名声,一旦背上了可以想见,他们的内心将遭受多大的创伤,承受能力差的学生,还会因此一蹶不振,彻底断绝继续学习的念想。因此,教师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从心理辅导入手,帮助调整好心理状态,建立起必要的信心,及时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提出一些恰当的建议,多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树立起远大的目标。更要明确地指出:成功者不见得都是聪明人,但一定是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奋勇直前的人。同时,要努力在班级中营造一种人人平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尽量避免对学困生的歧视与忽略,逐步将其引入奋发向上的正确轨道。 

(二)尝试所有的孩子充满爱 

很多教师更偏爱于优等生,因为他们是教师工作的“成绩”所在,对这部分学生总是笑脸相迎,轻声细语;相反,遇到学困生,尤其是屡教不改的问题生时,教师则是横眉冷对,劈头盖脸。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将在全体学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困生更会在潜意识里形成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表扬、鼓励永远属于好学生,而我是学困生,即使做得再好,也不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于是,学困生转化的难度就更大了。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对班里所有的孩子都充满爱心,充满耐心,充满信心。教师的言行,总是会给孩子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当教师在孩子面前总是这样信心满满时,孩子们一定会更加努力的,相信经过彼此的努力,大家都会有所收获。 

(三)建立切可行的化方法 

 1、对后进生,要求各任课教师采取个别辅导形式,根据个案分析,对症处理。

2、 要求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改进工作方法,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采取以表扬为主,坚持经常与学困生谈心,互相沟通,杜绝学生心理障碍和学习发展困难的产生。

3、注意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发学困生的自尊、自爱、自信。

4、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教师和家长互相交流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帮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建立“三结合”的教育方式,鼓励家长多和孩子共处。

5、学校要经常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根据不同学科,班内积极成立“学科帮扶小组”及时向遇到困难的学生伸出援手,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尽早甩掉“学困生”的帽子。

7、制定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建立学困生转化跟踪档案。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8-20 09:36:25

附件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