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7-07-162017-11-14

作业要求 :       参训学员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针对你校(园)的某一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可实践的方法,完成一篇问题解决方案。要求方案有新意、阐释有特色,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推广性。 
作业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米玛澎多    所属单位:拉萨市林周县苏州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8-09 21:35:23    浏览数( 0 ) 【举报】

幼儿入园焦虑的解决方案

一、案例背景

    幼儿园每年的新生入园,幼儿往往会出现分离焦虑,不同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是不同的,解决幼儿入园焦虑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工作。幼儿入园初期,由于对父母的依恋以及幼儿园陌生教师和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幼儿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亲人朝夕相处,建立了依恋情感,一旦离开,孩子会因缺乏情感上的依恋和安全而产生焦虑。如何让幼儿主动去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减轻和低降新生入园时的焦虑程度,帮助孩子轻松、愉快、顺利地度过“入园关”。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分离焦虑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幼儿稳定入园情绪,减少幼儿分离焦虑。

二、案例

     扎西宝宝早上来园时,来到幼儿园门口就开始不停的哭闹着说“我要妈妈,我不去幼儿园”,妈妈耐心的和宝宝交流了几分钟,孩子还是听不进去,一直哭哭嚷嚷来到班级门口。老师看到扎西来了,笑眯眯的说:“欢迎你,扎西”并伸手去想拥抱扎西,但不管老师是笑容满面的迎接还是连哄带抱,扎西总是哭着紧紧的抱着妈妈不愿放手,眼泪哗哗的往下流,哭着说“我要妈妈,我不要老师”。妈妈抱着扎西哄着说“妈妈抱抱你就进去,好吗?”母子难舍难分。老师和妈妈交流后接过扎西,妈妈迅速转身离开扎西的视线,但走到教室后门时还禁不住的探头往室内看,扎西还在哭,妈妈心疼的哭起来。

三、案例分析

“分离焦虑”源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行为。因为孩子对抚育者已形成固定的依恋关系,他们已懂得抚育者在自己身旁,是自身安全和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根本保证。正因为如此,孩子初次入园,来到陌生的环境和人群面前,就会觉得失去安全感,因而紧缠父母不愿离开。分离焦虑,是幼儿和抚养者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是幼儿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不安全感和害怕感的反应。幼儿入园后的焦虑情绪可以因教师的照顾与陪伴而得到缓解并最终消除。

幼儿刚入园时出现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和害怕感;二是对父母的依恋行为。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使幼儿产生入园初期的分离焦虑现象。如果幼儿长时期处于这种消极情绪状态,会严重影响身心发展。建立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在幼儿园同伴交往中显得更具社会能力、解决人际问题能力以及更高的自信水平。因此,帮助幼儿缩短适应期,较快地稳定情绪,愉快地上幼儿园是非常重要的。

四、幼儿的入园焦虑表现与消除对策

(一)   开设亲子活动避免分离

1、  亲子共同熟悉环境

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其实对家长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因此,我们开设了让孩子和家长在一起到幼儿园来参加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能够充分了解环境、熟悉环境,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大胆地与环境进行互动,进而逐步适应环境。

2、  亲子共同熟悉老师

对于幼儿园老师,家长有着猜测和担忧。而幼儿呢?面对一个生疏的人则会产生惧怕和害怕,其实这都是正常的。通过我们的亲子活动,家长与老师的不断交流,使家长对老师的学识水平、教养理念、工作态度,有了非常感性的熟悉。

3、  建立信任感

孩子入园所产生的分离焦虑,可以说是由于对幼儿园即老师缺乏必要的了解、信任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指导亲子活动中如何将自己对幼儿的爱、关心传递给家长、幼儿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对孩子的爱则是家长和孩子对其建立信任感的要害。老师能否非常好的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教师亲切的话语,轻柔的动作以及科学的指导,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信任感的建立使孩子逐步愿意亲近老师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亲子活动,孩子对幼儿园的环境以及对老师建立了比较深的感情,他们慢慢的喜欢上了幼儿园,也喜欢上了老师。使幼儿在家长的回避、分离时,适应能力有了一个很好的适应阶段。

(二)   家园配合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

1、   转移孩子的分离焦虑

孩子刚入园时的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对刚入园的孩子带一件最心爱的玩具,这样孩子在离开亲人期间,会把依恋的情感暂时迁移到心爱的玩具身上,有助于减轻焦虑感。

2、  帮助孩子适应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转折

孩子到了3岁开始进入幼儿园,这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大转折。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从家庭到幼儿园的准备工作,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消除入园前的紧张和恐惧感。还要随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每天应该问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当孩子讲述时家长应耐心听,并不时鼓励或赞同。这种交谈既是发展孩子语言能力的好机会,又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好时机。

   总之,新入园孩子适应性的培养是整个学前教育的“序曲”,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活动环境,采用幼儿可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教育手段,变幼儿强制被动接受为愉快主动适应,缓解幼儿入园的心理焦虑,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从而增强适应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顺利完成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8-20 09:36:58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