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7-07-172017-11-14

作业要求 :

参训教师将“研修作业”中提交的《作业二:教学设计》的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摄像机均可)10—40分钟的视频,需是完整的教学片断。(无法录制视频的老师,提供相关的微课或者文字版的课堂实录)

注意事项

1.提交的教学视频要求与“研修作业”中提交的《作业二:教学设计》相配套

2.提交时,请在文本编辑框中编辑不少于100字的视频介绍或提交视频配套的课件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益西拉宗    所属单位:谢通门县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8-01 20:49:01    浏览数( 7 ) 【举报】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风格和深蕴其中的哲理。

2.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能够从形、音、意方面进行辨析;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学习“至于”“比较”的用法,能够仿照课文中的例句造出正确的句子。

4.用普通话准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生字生词。

2、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火种”指什么?“燃料”指什么?正因为有“火种”,才能燃起“燃料”。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火种,去把自己引燃。所以,这“火种”就成为一些人走上成功之路的一大要诀。体会“火种”的重要性及作用。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朗读法、启发式

四、教学工具

   书本、多媒体

五、教学过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散文《火种》。火种可以给我们带来光明走出黑暗;可以使我们冰冻的心融化;可以燃起我们心中的愿望。因此,“火种”可以是一种启示、是一份帮助、是一份赞美,是一种机遇。只要善于发现,努力把握,不懈追求,这样就能走上成功之路。

(二)学生齐读读课文

(三)介绍作者

    罗兰,原名靳佩芬,1919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师范部毕业。出生于书香世家,19岁罗兰即到乡下小学去教书。在这段时间里阅览了《古文观止》、唐诗宋词、《花月痕》、《红楼梦》等很多古今名著,得到很多的益处,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1948年,罗兰离开大陆,只身前往台湾,在一家电台主持音乐节目。后来在听众的要求下,将谈话内容选编成《罗兰小语》出版,还包括散文、小说、游记、诗歌、诗论等。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2003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 罗兰一生崇尚淡泊,不追求功名利益。

(四)形近字

费 ( fèi )浪费、消费                  

废 ( fèi )废人、废品


诀( jué )要诀、诀别

决( jué )决定、决心

(五)多音字

zhǒng   火种              


zhòng   种花

   zhuàn  传记

   chuán  传说

    nán   难得                

    nàn   遇难

    fɑ    启发

    fà    头发

(六)词语理解

①“至于”:这里是介词,用于引进另一话题。如:“至于为什么要过日子,他们是不去理解的。”

②“追究”:追问根由,追查原因、责任等。如:“追究原因”“不去追究。”

③“始终”:从头到尾,从开始到现在。如:“始终拿不出”“始终相信。”

④“比较”:副词,表示具有一定的程度。如:“我发现,有些人比较坚强。”动词,辨别异同或高下,对比。如:“通过比较,她写得更好。”

⑤“不然”:这里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如:“抄抄写写看起来很认真,其实不然。”

⑥“启发”:启示。如:“这是一本有启发性的书。”

⑦“纯洁”:清白,没有污点和私心。如:“心地纯洁”

⑧“时机”:指有利的客观条件,即机遇。如:“把握时机”“错过时机”。

第二课时

(一)再次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感情。)

(二)分析课文

1——2段:作者一来就写到“世上有两种人”,这两种人到底指的是哪两种人呢?

第一种就是为了过日子,对什么都不起劲。(就是:没有理想和追求,虚度时光的人)

第二种就是对事认真,希望不浪费自己生命。(就是: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费的人)

3段:用设问引出对原因的分析。

4段:分析了第二种人中两类人的差别,具体又有什么差别呢?

有些人既是燃料,又是火种:有些人只是燃料,不是火种。

5——8段: 逐一说明火种的重要及作用,告诉人们火种并不难得,但需要恰切的时机。

9段:归结全文,得出结论。火种是任何一个可以引发自己潜力的机会。

(三)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小结

    告诉我们火种并不难得,但需要恰切的时机,并要善于发现,努力把握,不懈追求,这样就能走上成功之路。

第三课时

(一)提出问题,解决疑难

1、“活着就是为了过日子的人是一种怎样的人?

文中指“生来就对一切都不起劲的”人,即虚度时光的人。

2、“燃料”是什么?“火种”又是什么?

燃料文中是指“有发出光和热”的人,“火种”是指能使这“燃料”燃烧的力量,是一种外在的帮助或机遇。

3、“火种”有什么作用?(请用原文回答)

这“火种”就成为一些人成功的必须条件。找得到火种,他才可以燃烧;找不到火种,他就永远只是一堆冷硬的木柴或煤块。

4、第节中讲的八种火种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写几种火种吗?

第⑦节中讲的八种火种的特点是在我们身边的很容易获取的。
其他又如:一段特别的经历,一个偶然的相遇,几句赞美的话,一首唱出心声的歌。

5、第⑨节中说到火种“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一大要决”,谈谈你的理解。

火种是一种启示、是一份帮助、是一分赞美,是一种际遇。要善于发现,努力把握,不懈追求,这样你就能走上成功之路。

(二)布置作业

课后题第二题

教学反思





 


 


题目

火种

学科

汉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下)

授课教师

益西拉宗

工作单位

谢通门县中学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风格和深蕴其中的哲理。

2、  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能够从形、音、意方面进行辨析;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  学习“至于”“比较”的用法,能够仿照课文中的例句造出正确的句子。

4、  用普通话准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关键

1、本课的生字生词。

2、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火种”指什么?“燃料”指什么?正因为有“火种”,才能燃起“燃料”。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火种,去把自己引燃。所以,这“火种”就成为一些人走上成功之路的一大要诀。体会“火种”的重要性及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朗读法   启发式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多媒体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出示课件,尽量为学生创设韵味十足的学习氛围。

其次通过多种诵读方式,以读促讲,体会文章的内容,了解其中包含的道理。在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生生互动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最后整堂课借助多媒体课件,插播视频、音像资料、图片,使得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散文《火种》。火种可以给我们带来光明走出黑暗;可以使我们冰冻的心融化;可以燃起我们心中的愿望。因此,“火种”可以是一种启示、是一份帮助、是一份赞美,是一种机遇。只要善于发现,努力把握,不懈追求,这样就能走上成功之路。

 

(二)学生齐读读课文

1、介绍作者

罗兰,原名靳佩芬,1919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师范部毕业。出生于书香世家,19岁罗兰即到乡下小学去教书。在这段时间里阅览了《古文观止》、唐诗宋词、《花月痕》、《红楼梦》等很多古今名著,得到很多的益处,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1948年,罗兰离开大陆,只身前往台湾,在一家电台主持音乐节目。后来在听众的要求下,将谈话内容选编成《罗兰小语》出版,还包括散文、小说、游记、诗歌、诗论等。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2003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 罗兰一生崇尚淡泊,不追求功名利益。

 

2.形近字

费 ( fèi )浪费、消费                  

废 ( fèi )废人、废品

诀( jué )要诀、诀别

决( jué )决定、决心

 

3.多音字

 

zhǒng   火种               

zhòng   种花

 

 

 

zhuàn  传记

     chuán  传说

    

nán   难得                

     nàn   遇难

 

 

fɑ    启发

    fà    头发

 

3.词语理解

①“至于”:这里是介词,用于引进另一话题。如:“至于为什么要过日子,他们是不去理解的。”

②“追究”:追问根由,追查原因、责任等。如:“追究原因”“不去追究。”

③“始终”:从头到尾,从开始到现在。如:“始终拿不出”“始终相信。”

④“比较”:副词,表示具有一定的程度。如:“我发现,有些人比较坚强。”动词,辨别异同或高下,对比。如:“通过比较,她写得更好。”

⑤“不然”:这里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如:“抄抄写写看起来很认真,其实不然。”

⑥“启发”:启示。如:“这是一本有启发性的书。”

⑦“纯洁”:清白,没有污点和私心。如:“心地纯洁”

⑧“时机”:指有利的客观条件,即机遇。如:“把握时机”“错过时机”。

 

 

 

3.再次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感情。)

(三)分析课文

1——2段:作者一来就写到“世上有两种人”,这两种人到底指的是哪两种人呢?

第一种就是为了过日子,对什么都不起劲。(就是:没有理想和追求,虚度时光的人)

第二种就是对事认真,希望不浪费自己生命。(就是: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费的人)

3段:用设问引出对原因的分析。

4段:分析了第二种人中两类人的差别,具体又有什么差别呢?

有些人既是燃料,又是火种:有些人只是燃料,不是火种。

5——8段: 逐一说明火种的重要及作用,告诉人们火种并不难得,但需要恰切的时机。

9段:归结全文,得出结论。火种是任何一个可以引发自己潜力的机会。

四)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小结

告诉我们火种并不难得,但需要恰切的时机,并要善于发现,努力把握,不懈追求,这样就能走上成功之路。

(六)提出问题,解决疑难

1、“活着就是为了过日子的人是一种怎样的人?

 

文中指“生来就对一切都不起劲的”人,即虚度时光的人。

2、“燃料”是什么?“火种”又是什么?

燃料文中是指“有发出光和热”的人,“火种”是指能使这“燃料”燃烧的力量,是一种外在的帮助或机遇。

3、“火种”有什么作用?(请用原文回答)

这“火种”就成为一些人成功的必须条件。找得到火种,他才可以燃烧;找不到火种,他就永远只是一堆冷硬的木柴或煤块。

4、第节中讲的八种火种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写几种火种吗?

第⑦节中讲的八种火种的特点是在我们身边的很容易获取的。
其他又如:一段特别的经历,一个偶然的相遇,几句赞美的话,一首唱出心声的歌。

5、第⑨节中说到火种“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一大要决”,谈谈你的理解。

火种是一种启示、是一份帮助、是一分赞美,是一种际遇。要善于发现,努力把握,不懈追求,这样你就能走上成功之路。

 

(七)布置作业

课后题第二题

 

(八)教学反思

 

 

检测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做到“学习有准备”、“温故而知新”,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齐读课文后,并展开思考。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主完成生字部分的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订正答案。完后再让学生给本课的词语例解部分造句。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对本课的重点的词语进行造句,了解它们的意义,能够正确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或自读,或听范读,或小组读,或齐读,采用多种方式达到熟读成诵。再次体会文章的内涵。

 

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探究学习的问题及课堂检测内容。它是本课学习的重要环节,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在整个教学中始终贯穿着课堂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让评价成为课堂的动力与源泉,点燃激情张扬个性,师生一起阐述自己的感悟、体会与收获。

 

 

 

 

 

 

 

 

 

 

 

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帮助学生互相探讨,相互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去掌握本文的重点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板书设计

一、学生一起朗读课文

二、分析课文

1——2段:作者一来就写到“世上有两种人”,这两种人到底指的是哪两种人呢?

3段:用设问引出对原因的分析。

4段:分析了第二种人中两类人的差别,具体又有什么差别呢?

5——8段: 逐一说明火种的重要及作用,告诉人们火种并不难得,但需要恰切的时机。

9段:归结全文,得出结论。

四、小结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8-17 14:25:23

附件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