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7-07-172017-11-14

作业要求 :

参训教师将“研修作业”中提交的《作业二:教学设计》的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摄像机均可)10—40分钟的视频,需是完整的教学片断。(无法录制视频的老师,提供相关的微课或者文字版的课堂实录)

注意事项

1.提交的教学视频要求与“研修作业”中提交的《作业二:教学设计》相配套

2.提交时,请在文本编辑框中编辑不少于100字的视频介绍或提交视频配套的课件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扎西拉姆    所属单位:江达县第一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8-09 16:58:10    浏览数( 1 ) 【举报】

《心声》教学文字实录

教学设想:   

   《心声》一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九册上册第三单元,这是一个小说单元,在教学时侧重于对人物形象的挖掘和主题的把握;而且,《心声》一课与学生的实际联系很紧密,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因此在设计时,以研讨、探究为主;并引导学生正确的审视当今教育现象。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从情节入手,抓住心声这一突破口,力求通过对李京京心理的分析挖掘出作品深刻的主题含义,进而结合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师生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抓住矛盾冲突,体会小说的特色——心理描写。

过程与方法:通过矛盾冲突的分析,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以心声为标题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亲情、友情的渴望,对自己的愿望的执著追求,以及希望老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愿望。并促成师生共同探讨当前教育的有关问题。

教学构思: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回顾情节,整体感知

3.分析人物,精读赏析(自主探究)

4.问题研讨,焦点探寻

5.联系现实,拓展延伸(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天起,我们就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来自父母的无微不至地呵护与关爱,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也渐渐发现:在享受这份关爱的同时,我们也经历了各种考验和困惑。成长中的你是否有些感慨想说给爸爸妈妈呢能不能放下心中的顾虑,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呢?

生1:我想对妈妈说:妈妈,女儿已经长大,请您松开您的手,让她自由地飞翔吧!

生2: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的成绩总是没有达到您希望的目标,请您不要伤心,我会继续努力的!

生3:我想对爸爸说:爸爸,那天我确实没拿您的钱,您应该信任您的儿子!

生4: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们很久都没坐在一起聊聊天了,你们能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轻轻松松地陪我吃顿饭吗?

师:(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看来,面对人生,面对爸爸妈妈,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静静地聆听黄蓓佳阿姨的“心声”吧。

二.回顾情节,整体感知

师:一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师:本文的开端是:

生:区教育局要在我们班组织一次公开教学课,李京京想朗读课文,可是遭到了程老师的拒绝。

师:本文的发展是:

生:下学路上,李京京躲在小树林里朗读课文,想到自己的遭遇和万卡很相似,十分伤心。

生: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同学的嘲笑。

师:本文的高潮和结局是:

生:公开课上,李京京勇敢地举起手用真情朗读课文,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

师: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用简短的语言为我们讲诉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生:小说写了区教育局要在李京京班上上一节公开课,老师预先指定了六个她信任的学生朗读课文。李京京很想朗读这篇文章,因为李京京和课文《万卡》中的主人公有着许多相同的经历和感受。可老师却因为他声音沙哑,拒绝了他的请求。李京京只好躲进小树林里去读这篇深深打动了他的文章;他情不自禁地为同学纠正不正确的朗读却遭到同学无端的嘲笑。公开课上,京京勇敢地救场,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篇文章,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师:大家说,他诉说的完整吗?

生:完整。

师:我们在叙述故事情节时,一定要抓住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这四个部分,这样才能把一个故事交代清楚。

三.分析人物,精读赏析

师:小说的标题是心声,它主要指的是谁的心声?

生:李京京。

师:那么,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独立自主的完成这个任务。)

生:从第17段的描写可以看出李京京想朗读课文的心声。

师:你能为我们朗读这段吗?

生:很富有感情的朗读。

生:朗读21段后半部分,可以看出李京京非常想念他的爷爷。

生:朗读21段的前半部分,可以看出李京京希望家庭和睦的心声。

生:从23段对好朋友妮儿的回忆,可以看出李京京对友情的渴望。

生:我认为从27段还可以看出李京京非常渴望老师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

师:归纳起来,李京京的心声有这么三个含义:

一.执著的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这篇小说。

二.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

三.要求老师能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作者在刻画这个人物时,主要是运用了?   

    生:心理描写。

    师:那么心理描写在一篇小说中有什么作用呢?

    生:它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掌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生:有助于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生:我认为它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小说的主题。

师:大家归纳的很好,因此在我们今后的写作中,大家也要注意对人物的心理刻画。

四.问题研讨,焦点探寻

师:李京京多次表达了他想朗读课文的心声,他为什么那么想读呢?

生:他非常喜欢这个故事。

生:文中的万卡和他的经历十分的相似,引起了他的共鸣。

师:你能具体说说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从文章的第二部分,万卡一边读课文,一边回忆自己的生活的交织,就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两者的相似,正因为两者相同的遭遇,李京京才会十分的想读这篇文章。

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呢?

生: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生: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师:李京京的这个愿望并不过分,然而程老师却拒绝了他,程老师拒绝他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嗓子沙哑。

师:仅仅是这么简单吗?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程老师的什么问题呢?

生:他为了上好公开课而拒绝了李京京的要求。

生:他怕李京京表现不好,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可见她是一个很有荣誉感的老师。

生:我认为这正说明程老师不能正确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尊重学生的意愿。

生:我认为程老师不够民主。

师:从大家的积极发言中,老师可以看出大家还有许多的话想要说。那么,就在此时此刻,把你的心里话向程老师说出来。

生:我想对程老师说:请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同学吧!

生:我想对程老师说:多给同学们点机会吧,你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生:忏悔吧!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生:……

五.  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师:这篇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种现象,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呢?

   (学生小组探讨交流)

生:公开课就是一堂表演课,老师为了应付听课的老师,不顾及其他的同学。

生:我觉得当前的教育就是老师应付学生,学生应付考试,一直延续几千年来的教育模式,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仍然是应试教育。

生:也正因为此,使老师不能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

师:不可否认,在我们的教育中确实有一些遗憾,那么请同学们给老师及其当前的教育提几点建议吧!

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一定会表演的很精彩。

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愿,公正的看待他们。

生:课堂就是一个舞台,老师是导演,学生是表演的主体,让他们尽情的发挥吧!

生:公开课其目的就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所以不需要弄虚作假。

生:我认为我们的李老师在上课前,表现得很自信,在这堂课上,给我们搭建了一个舞台,让我们自由的畅想,自由的诉说,这堂课很成功。

师:老师很感谢你对老师的认可。听了同学们的建议,老师深深感到自己的幸运,因为有这么多的同学支持我,鼓励我;同时,老师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让我们在课堂这个舞台上,配合得更加精彩。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师:在这堂课上,我们与李京京展开了对话,了解了他的心声,同时我们也认真的审视了当前的教育。这节课后,希望大家把自己的心声写下来,与老师交流。

        作业:以我的心声为话题,给老师写一封信。

    师:这节课我们合作得很成功!下课。

    生:起立,谢谢老师。

 

老师评语

问题环环相扣,教师在课堂中起了很好的主导作用

评语时间 :2017-08-19 11:48:40

附件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心声》课件_.ppt 下载 预览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