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

  发布者:马剑琴    所属单位:建国小学    发布时间:2017-10-25    浏览数( -) 【举报】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开展课外阅读把语文课堂教学向外延伸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需要。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改善学生的阅读现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能产生“场”效应。在开展课外阅读实践的指导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

  1、创设集体阅读环境。

老师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仅包括图书的选择还应包括建立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学校要办好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充分发挥图书室的功用提高图书室的利用率。

       2、设置开放的自由阅读环境。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撮而蹴的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营造宽松的区域阅读环境精心设置“讲故事舞台”、“图书角”等活动区域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书拿出来放到图书角同学之间互相轮流阅读实现图书资源共享。还有就是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学生的课外阅读多在家里进行因此开展课外阅读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开展课外阅读前老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与家长协商让家长共同参与课外阅读实践共同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1、推荐图书要注重方式。

       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当然教师绝不能忽视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推荐方式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如在给学生上课外阅读的时候可以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课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看这些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选择读物要注意兼顾各种文体、各个国家、各个时期、各种风格、各种体裁。要读童话、寓言也要读诗歌、散文、历史故事、成语故事要读现代、当代作品也要读古代作品要读趣味性强的作品也要读哲理性强的作品要读纸介质的作品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网络阅读。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活动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活动促阅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如组织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故事后开展“校园童话节”活动让学生讲童话写童话组织学生阅读、背诵《唐诗三百首》后开展赛诗会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舞台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阅读成果品尝到了在书的海洋遨游的乐趣阅读兴趣、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在班里开展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4、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教师的课外阅读示范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和引导。在教学空余教师也要多读书特别是读孩子们喜爱的书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阅读动态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与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参与到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中品尝读书的乐趣明白读书的意义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自觉地参与课外阅读活动才能在阅读中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阅读习惯

1、精选读物。

 读得少些但要好些既使没有兴趣的也要读。读最好的书。

 

2、按计划读书。

 养成阅读必有计划、阅读必循计划的好习惯。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可以安排篇幅较长的读物。

 3、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

 养成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的习惯不能今天看明天又不看要坚持计划使用时间要严格检查用时情况发现问题马上纠正。长期坚持自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读写结合。

       养成圈点勾划记笔记的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前笔和笔记本与读物同时到位读时笔与阅读同行该画的画该抄的抄该记的记读后要检查写笔记的情况未写的要补上。久而久之读写结合的习惯便自然形成。

 5、善于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读者的无声老师是随时可以咨询的顾问。阅读前一定要把工具书置于身边阅读时遇有疑难就要翻查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养成好习惯。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

 1、用多种方法阅读如默读、朗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读等要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阅读方法。

 2、在阅读中思考不能只停留在“读”上要设疑善问带着问题阅读。

 3、在合作中阅读阅读后要与别人展开交流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见解。

       4、有选择地阅读要自觉抵制那些低级趣味、庸俗的对身心健康不利的读物。

       5、在实践中阅读把从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学习生活中如作文学校黑板报文艺活动等不断提高阅读质量。

五、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精神。

 

在读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或者解决书中或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在阅读中对一贯的、公认的模式、结论提出异议其实就是学生的一种求异思维的体现。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过滤”阅读对他们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通过课外阅读教学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作文水平会有明显改善课堂教学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班级内形成了学知识的良好班风与学风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不仅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

附件

  •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docx  下载 预览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