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大班语言活动“会滚的汽车”

  发布者:王璇    所属单位:临夏市第九幼儿园    发布时间:2017-10-28    浏览数( -) 【举报】

教材分析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的艺术,文学的真善美不像美术那样直接以视觉形象显现,而是隐含在语言中的。故事“会滚的汽车”从审美的角度,突出的是语言的美,而语言的美主要体现在夸张了的拟人化艺术表现手法。作品适应了幼儿的心理及情趣,将动物变得和我们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会做事,使得情节变得离奇而富于趣味性,极易引起美感享受。同时,作品通过对木桶的善与狐狸的恶的描写,渗透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也传达了一种与人为善的做人道理,极富教育性。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中拟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夸张性

2.尝试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图片

  3.感受作品中与人为善的做人道理

教学准备

律动音乐、故事课件、提前在教室两侧贴两幅图片(课前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教学实录

一、引出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1.模仿开汽车动作,引出故事主题

师:“我们来当小司机,好吗?”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轻松愉快地做着开汽车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2.提问引起好奇,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你见过会滚的汽车吗?今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会滚的汽车》 教师接着用充满疑惑的口气讲:“会滚的汽车,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轻松的游戏、切合主题的提问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怀着迫切的心情期待进入后面的环节。

    二、理解故事情节及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作品情感

1.观看课件,了解故事内容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滚的汽车到底是什么?”整体播放课件,幼儿完整欣赏。【课件中生动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幼儿,作品中夸张了的拟人化手法又深深地感染着幼儿,他们时而专注观看、安静倾听,时而又目光相视、开怀而笑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拟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夸张性

问题1.“会滚的汽车是什么?” 幼儿异口同声回答:“大木桶”。

问题2.“都有谁上了会滚的汽车?”幼儿按顺序说出了故事的主要角色。

问题3.“你觉得故事中什么地方最有趣呢?”

点评:我们看到问题3的设计从“趣”入手,抓住了教学目标的突破口,提问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引导幼儿将关注点放在了夸张了的拟人化情节之上。并且这一提问具有开放性,渗透了理解、记忆、情感与想象的成份,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孩子们都有话可说

幼1:“我觉得大木桶压住狐狸的尾巴,小动物们从狐狸的肚子里跳出来最有意思”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播放相应的课件片段,让幼儿再次观看,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情节

观看片段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发幼儿思考:“被狐狸吞进肚子里的小动物竟一个个从狐狸的嘴里钻了出来,真会有这样的事吗?” 教师有意自言自语:“作者把这个故事写的真夸张呀!不过,我很喜欢。”

教师继续问幼儿:“故事中还有什么地方最有趣?”

幼2:“狐狸馋得口水都流了出来,装肚子疼,这个地方最有趣”教师播放相应课件,引导幼儿思考:你见过会说话的狐狸吗?

幼3:小鸡、小鸭、小鹅在大木桶里快活地唱歌最有趣。

………

幼儿每说一个片段,教师就播放片段课件,并引导幼儿思考:你见过像人一样会说话的动物和木桶吗?

点评:根据幼儿回答有选择地播放相应教学课件,这是活动成功的亮点环节。既突出了教学主要内容,帮助幼儿理解了主要情节,又体现了《纲要》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给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教育资源的作用,充分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服务。

3. 谈话,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

师:“你喜欢木桶还是狐狸?为什么?”幼:“喜欢木桶,因为大木桶很善良,它爱帮助别人”

师:“那为什么不喜欢狐狸?”幼:“因为它好吃懒做,骗人,还欺负小动物”

4.教师小结,幼儿理解拟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夸张性

师:“这是一篇拟人化的故事,作品中的动物、木桶都被拟人化了,变得和人一样会说话、会思考、会做事,很夸张。这样写使故事变得更生动有趣了,大家就更愿意听,愿意看了。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试着用拟人化的手法让故事更好听”【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了拟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夸张性,同时也教给了幼儿一种使讲述生动的方法:把不会说话的事物夸张的和人一样会说话、会思考、会做事即为拟人化

三、幼儿尝试运用拟人化的方法看图讲故事

1.以“小作家”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图片,尝试创编 

教室两侧分别贴了两幅图片,教师提出要求:“现在,请你们自己选择一张图片,当一个小作家,也试着用拟人化的手法看图片编一个故事。”幼儿自由走到图片前观察讲述,教师引导提问,重点指导幼儿怎样使讲述拟人化。幼儿语言的发展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一环节为幼儿提供了运用新经验自由表达的机会。由于课前幼儿观察过图片,所以这时教师把指导重点放在了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上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幼1:“故事《三只听话的小猪》,一天,猪妈妈要去种地了。她对小猪说:‘你们一定要听话,别出去,等妈妈回来,千万别给大灰狼开门。三只小猪听了妈**话在屋子里玩了起来。大灰狼来到了窗前,看到三只胖乎乎的小猪,馋得口水都流了出来,灰狼心想:怎么才能吃到他们呢?灰狼眼珠一转,想出个办法。他清了清嗓子,学猪妈**声音对小猪说:‘孩子们,快开门,妈妈回来了小猪透过门缝一看是大灰狼,赶紧给110打了个电话,大灰狼吓得赶紧藏了起来。没吃到小猪,大灰狼气的头都爆炸了。”

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什么地方拟人化了?【提示幼儿关注并运用拟人化手法讲述,同时教师从讲述技能上强调讲述对话时要注意语气和音色的变化

幼2:“故事的名字叫《太阳、风和小花》,清晨这些小花脸上全是泪珠,湿漉漉的真不舒服。太阳妈妈看见了从云朵里钻了出来,对小花说:‘别着急,我来帮助你’。她用温暖的阳光抚摸着小花的脸,小花觉得舒服极了,开心地笑了。风姐姐来了,她轻轻地对小花说:‘来,我教你们做早操吧’小花更高兴了,他们跟着风姑娘轻轻摆摆手、弯弯腰,认认真真地做早操。不一会,脸上的泪珠也被风吹干了,小花开得更美丽了。”

3.请幼儿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听课的老师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都学会了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故事,那我们现在就找一个老师,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老师听。”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