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平分数的认识

  发布者:高胜胜    所属单位:杨塔学区    发布时间:2017-10-30    浏览数( -) 【举报】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5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6张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一)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

(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

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

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

每份都是2块糖,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三)提供素材,通过辨析巩固概念

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同学们正在准备食物,你找到平均分了么?

(四)联系生活,感悟概念

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一)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

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

(二)实际操作,应用“平均分”

(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三)交流分法,提升认识“平均分”

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

(一)辨析练习

1.课本第8页的做一做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

(二)基本练习

(1)一共有(   )片枫叶,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   )份。

(2)如果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片枫叶。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