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围绕本坊确定的研修主题及自己拟突破的学科重难点,撰写本次研修计划。 作业周期 : 2017-10-162017-12-20

作业要求 :

围绕本坊确定的研修主题及自己拟突破的学科重难点,反思自己“在讲授该重难点方面,有哪些经验,存在哪些问题”,据此撰写本次研修计划。

(注:学员请务必在此计划中提交)

1.作业内容必须是自己的原创,杜绝抄袭现象,各工作坊坊主严格把关!
2.字数500字以上。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围绕本坊确定的研修主题及自己拟突破的学科重难点,撰写本次研修计划。

提交者:学员孟祥秀    所属单位:四局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0-19 09:20:24    浏览数( 0 ) 【举报】

突出重要的、主要的知识,想方设法突破学生最难理解的知识点,这是衡量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准则。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通过开学一周的看课,这正是我校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课堂教学谈谈我的理解和做法。

一、什么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所谓教学重点,就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有突出作用的内容”。也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意义、法则、性质、计算方法还包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2、教学难点,一般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理解和掌握起来感觉比较困难的关键性的知识点或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的问题。

教学重点来自于知识本身,是由于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教学难点依赖于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二者都是由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二、研究教学重难点的意义何在

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落实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往往是学生思维活跃、激发兴趣的催化剂。

三、突破重点、难点的几条主要策略

1.把握好教材是前提

引导学生学会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要想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一是深钻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第二是备足学生,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并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的精心准备、准确定位,就为教学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重点内容抓住主要特征一是应用广泛,二是与以后学习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新知识的生长点或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确定难点时,应注意两点:首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认真分析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过程中的难处;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认识和心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障碍。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教学难点是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2.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是条件

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联系,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因此,新知识的形成都有其固定的知识生长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们可以依据以下3点找准知识生长点:(1)有的新知识与某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要突出“共同点”,如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基础的,后者是除数由一位变为两位、三位,出现了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的问题。但无论除数是几位数,试商方法都是一致的,即有共同点,就是教学中应抓住的;(2)有的新知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要突出“连接点”,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由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通分两个旧知识组成的,它的关键问题是因为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通分则成为两个旧知识的连接点;(3)有的新知识由某旧知识发展而来的,要突破“演变点”,如“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这部分知识,要以前面能整除的除法验算为基础,两类验算都要用“商和除数相乘”,后者演变的是“还要加上余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所以教师始终抓住角和边的特征深入认识各种三角形这一“演变点”,开展教学活动,进而不断突破。

3、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根据学生实际,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温故知新法(迁移法)、动手实践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联系生活法、尝试法、比较法、发现法、转化法、求证法、游戏法等。

本课主要采用的是动手实践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比较法、发现法、求证法、游戏法。如在找分类标准上,“刚才我们将屋子里的这些人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你打算按什么标准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呢?”采用的是启发引导法;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进行三角形分类活动时,采用的是动手实践法、比较法、发现法;认识各类三角形时,采用的是直观演示法、发现法、比较法、求证法和游戏法,特别是在突破“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型特征”这一难点时,重点采用的是比较法、求证法和游戏法。在学生直观演示汇报中,老师发现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虽已知道各种三角形名称及概念,但分类却不准确,说明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其特征。于是老师以学定教,改变了预先的设计思路,顺应学生的思维,先让学生说出各种三角形的概念,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如比较法、求证法等进行验证,最后归纳、记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分一分、议一议、比一比、量一量、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由于经历体验的比较充分,因而从课堂学习效果来看,教师已经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但因在组织直观演示时耽搁了时间,又因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强,致使“活动体验,探究新知”的教学环节时间较长。

4、合理设计板书是途径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揭示教学重点难点的示意图,也是把握重点、难点的辐射源,板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把提纲性、艺术性、直观性融为一体,既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又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效果。

本节课我设计板书时,力争内容上做到合理布局、有层次,体现重点和难点;形式上做到比较直观、对比性强,起到引导的作用。从实际效果来看,当老师提出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能总结归纳三角形怎样分类?学生在思考和与板书内容的沟通后,便从按角的特征、边的特征上总结出各种三角形及特点。

因此教师如何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板书内容,合理设计板书格局是突破重点难点的途径之一。

5、精心设计练习是保障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谓精心设计练习,关键在于“精”,精就是指要突出重点——新知识点、强化难点——易混淆、难理解处。因此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上的习题,理解编排意图,明确习题的目的和作用,从而设计有层次、有坡度、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本节课由于在探究过程中,有相应的即时练习内容和游戏活动,因此我在全课练习环节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内容,分别是基本练习填空、变式练习判断、拓展练习解决问题。但因时间关系,所以只完成了即时练习,未能更好的体现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

此外,处理重难点内容只靠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还不够,还须注意:第一,教师确定的难点不宜预先告诉或暗示学生。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比如“这节课的内容很困难,不容易学懂,同学们要专心”“这个问题难,不要紧张”这类“话与愿违”的话不要说。第二,教学节奏宜缓慢,适当调整语速、语调和语气。特别是讲解难点内容时还要密切注视学生的表情,如果发现多数学生蹙眉茫然,或提出的问题无人作答、举手人数寥寥无几时,教师一方面要舒缓节奏,放慢语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及时设台阶,给铺垫。另一方面用激励与信任的语气及时给以鼓励,帮助他们迎难而上。化难为易后要还原节奏,继续讲解非难点内容。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每备一节课,要动一番脑筋,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方可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最佳途径。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0-19 14:39:01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