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根据要求提交一篇实践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7-09-142017-12-31

作业要求 :

通过工作坊论坛、同伴协作、工作坊qq群等多种渠道交流研讨,提交一份最终课例展示思考后的教学设计,并与原教学设计进行对比,梳理总结研修成果。

1.作业内容必须是自己的原创,杜绝抄袭现象,各工作坊坊主严格把关!
2.字数500字以上。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根据要求提交一篇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张世秀    所属单位:城东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0-24 09:15:27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日月潭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同学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二年级同学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安排同学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同学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同学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和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布置】   2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     (假如同学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同学,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板书课题)     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对日月潭的向往;交流与展示,培养了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   2、谈话质疑: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     (同学畅所欲言)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     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根据同学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些“疑问”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教师一定要维护同学质疑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同学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出现在同学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对话平台〗 一、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志。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同学反复读文感知,既巩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培养了语感。 二、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     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沛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三、读议   1、默读课文,考虑:     自身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同学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自身提出的问题让同学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久而久之,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同学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同学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交流   1、日月潭的位置:    ⑴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和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同学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⑴ 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⑵ 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同学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同学自身填空:      湖的北边像(    ),叫(    );湖的南边像(    ),叫(    )。    ⑶ 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①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②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同学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⑷ 引导同学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交流是检查同学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效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同学会不时修正自身的认识与理解,使同学充沛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五、背诵   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   (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六、练习   结合插图让同学用自身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七、书写   1、学习书写:     岛 展 环 绕 建 纱      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同学练习书写,师生一起评价,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认读词语卡片:     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身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身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同学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藏,有效渲染了气氛。 三、朗读   1、指导读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同学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四、读思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同学读最后一句话:    ⑴ 什么吸引了游人?      (突出“风光秀丽”)    ⑵ 日月潭吸引了谁?      (突出“中外游人”)    ⑶ 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      (突出“许许多多”)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的行为。采用问读的方式让同学带着自身的个性与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注重了同学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配乐朗读全文。 五、背诵   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局部。 六、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挖掘课外资源,拓展文本,进一步激发同学探究的兴趣,使同学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入) 七、写字   1、同学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     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同学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同学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     引导同学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沛发挥了同学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同学的写字能力。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0-25 10:36:38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