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总结

  发布者:唐晨晨    所属单位:睢县第三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8-04-09    浏览数( -) 【举报】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知道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在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也希望以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改进。

   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问。高中学生思想已经逐渐成熟,对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独特的见解,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即使有疑也不敢问,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转变自我的教育观念。我认为,作为教师除了应具有和蔼可亲的态度,大方的仪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语等,还务必树立新的教师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在教学中营造用心、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如有学生提问时,立刻为他大声喝彩:这个问题提的特别好!或者说:我怎样没想到这一点?当学生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要笑容满面地向全体学生说:这么好的问题,哪位同学有自我独特的想法?这些回答都能调动学生的问问题的积极性。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教学中,应有意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用心性的最直接因素。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我身边,就在自我的生活中。三、指导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学生具备了敢问和想问的潜力后,不必须就能把问题问得贴切,问得有高度。因此,教师务必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透过举一引导学生反三;经常鼓励学生对常规解法质疑、评价、拓展思路,以寻求独特、新颖的解题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质疑习惯后,教学中给学生留有质疑的空间,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质疑的状态。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教师要尽可能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生活中搜集相关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发现中质疑,在探究中质疑。

总之,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敢问、想问、善问,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必须会得到提高和发展。这样在他们以后学习的道路上甚至是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帮助。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