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发布者:刘桂芹    所属单位:商丘中等专业学校    发布时间:2018-05-15    浏览数( -) 【举报】

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感悟和体验是最好的教育。现在,许多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内容只能从字面上理解而不懂其深意,都与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少有关。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主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让高中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重视这一问题的解决。一是结合课本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的学习, 要深入工厂进行学习;“三农”问题的学习, 最好到农村去实际锻炼。学生会觉得思想政治理论是很有用处的。二是广义的社会实践。它能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 促进对社会的思考和人生意义的理解。应该说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是劳动, 特别是体力劳动, 它是思想政治道德觉悟形成的根本。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解决了学生不爱学思想政治课的问题,变“无收获”为兴趣盎然地学习。
2.倡导情境化教学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是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波浪形状态的,为了刺激学生学习重点内容的兴奋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精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情境, 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讲到国家的宏观调控时,为了突出宏观调控的手段这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政府、银行、农民、财政部门等,找出解决的办法。学生积极发言,有学生以政府的身份提出,国家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限制农民外出。当即有学生从农民角度出发反驳,农民外出务工是脱贫的一种求生手段,国家不能利用手中权力强制农民在家务农。有学生从财政的角度说,国家可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们的科技水平等,以带动农业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也就可以减少外出务工人数。这类角色情境的创设,通过角色的转换,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身与所扮角色之间, 角色与角色之间产生知识与情感的交流,避免了满堂灌,效果也好。

   3.培养师生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和老师感情好, 就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 愿意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喜欢的老    师学生就不愿意听他讲课, 对他教的学科不感兴趣。目前,这种现象很常见, 不少教师也有这样的深切体会。    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万事通”,没有老师不会的问题, 学生只要坐享其成就行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降低”自己的高度。教师本身要成为学习的榜样。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积极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师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要构建平等和谐    的师生关系,老师应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俯身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自己的语言、面部表情、身体语言与学    生作倾心交流,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这样, 有助于改变政治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古板”形    象。

   4.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掌控
     实践证明,运用生动感人的幽默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语言的质量与学生学习的兴趣关系极大。课   堂语言应当抑扬顿挫,快慢适当,富有节奏感,做到轻重有分,缓慢有别,讲到主要的地方应重复一遍,讲到快   乐的地方应当自然的露出笑容,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应当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应该变得低沉,运用生动感   人的课堂语言, 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印象深刻,引起学   生情感的共鸣,增强教育的感染性。马卡   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可见,教师单有深厚的知识积累,还不能保证   上好课,教师语言饶有风趣,生动形象,感人至深,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精神振奋,促使学生的积极     性、主动性的发挥。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