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思想开始
“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可以说是近两年教育界的高频词,面对这样抓不住摸不着的先进教育理念,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使他们落地?各位专家从专业理论的角度详细诠释,又结合详实的案例分析,为我以后的教学做好了指引。如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积极传播正能量,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用名言警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课堂问题的设置应该有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目标的设置除了有知识目标能力是目标,更应该关注每节课情感目标的落脚点……
一边学习,一边探索,相信改变从思想开始,带着这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一定可以更加优化自己的日常教学。
践行,从日常开始
“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专家的引领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不能够理论联系,一切都毫无意义;如果不去努力改变,一切也只是口头说说而已。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设置教学目标除了知识、能力目标,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目标?
3.课堂中问题的设置能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有没有思维的碰撞性质的生成?
4.学生在学完了这节课以后都有哪些收获?
5.这节课我怎么上的,我还可以怎么上?
6.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
叶澜教授告诉了我们: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所以"经验 反思=成长"。不断反思、改变、突破,才可能真正“化茧成蝶”,成长的历程是艰辛的,但相信每一滴汗水都不会被辜负。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求和对知识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乏味枯燥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需要去读学术著作”。
做为一名老师,应该培养读书的兴趣,努力去博览群书,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的思考,把读书变做自己的精神需要。或许教学中的困惑会在读书的过程中一一找到答案,即使找不到,有专家的引领,也会帮助自己在设计新课、讲授新课时注重策略、提升效果。魏晓黎老师说:“教师最怕因忙碌而放弃学习”,所以我们要不断充电,成为一条永不干枯的河流。
心态积极,做学生的启明星
魏晓黎老师说:“作为老师,不是把孩子的篮子装满,而是把孩子的心灯点亮。”瞬间让我感受到老师的魅力所在,她建议一节好的课应该从:“导语新、目标准、思路清、方法明、参与活、言值高、总结快、教具实、板书精、有与无、亮点清”十二个方面来衡量,经过她的点拨,我知道以后怎么去努力改进自己授课,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她的每日三问:“我拿什么吸引学生?我用什么去感召学生?我以什么样的情境走进课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她那一颗闪耀着光芒的教育情怀深深地触动了我。努力做孩子生命中的一缕阳光,一个支点,一扇窗户,也成了心里默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