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发布者:陈美琼    所属单位:东庄石码小学    发布时间:2017-10-11    浏览数( -) 【举报】

        当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纷纷从世界各地沓至而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承载了几千年来无数智者的智慧与精华,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通告学习,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潜移默化,注重渗透

     选入小学语文课程的课文,无一不是经过教育专家和语言学家精挑细选,极具美感和浓厚人文思想的,不乏像《孔子拜师》《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传统的教学,只是注重故事和课文字面意思的讲解,却恰恰忽视了文章后面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仁爱和孝道思想,就像发掘只是打开了那道通往宝藏的门,可惜之极。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让说教和课本的生动事例结合起来,丰富起来。那么潜移默化之间,小学生就会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和学习。如在进行《孔子拜师》一文授课的时候,把探究教材的内涵作为教学的内容来进行授课,使学生了解古人是怎么拜师的,为什么要这样尊重老师,把中华民族历来尊师重教,孔子成就儒家大师并实施仁政的人文关怀思想传播给学生。讲解的时候辅助一些类似且有趣的故事,让小学生有直观的认识。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课本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又感受了我国优良文化礼仪传统的熏陶,德才并重,可谓一举两得。

(二)创造氛围,扩展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不但讲究物质化的客观事实,还注重主观思想上的存在和延伸,如诗、词、歌、赋等。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授课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讲解知识,同时还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深学生的内涵修养。如在进行《北京的春节》一文授课的时候,老师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播,还要尽最大能力去阐述传统精神的内涵。如全国各地风土人情及中国传统节,各民族风俗差异;又如春联历史的由来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有能力的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借助于网络、书籍查找相关资料。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把教材作为基础,结合实际,经过查阅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学生产生对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浓厚兴趣,受到我国优良传统的启迪,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文化。从而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培养能力,自身接收

     知识的取得和能力的形成,必须是课堂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讲,正是个人价值观和学习能力锻炼的关键时期。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制造出合理的活动方案,合理安排活动顺序,实现活动目标,制定评论方法,提升全体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素质。我们可以设立丰富多彩的课堂文化,多种方式相结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说出自己的话。除了时常开展有趣的课堂、课外活动以外,像古诗词朗诵、背诵比赛,全体学生共同行动搜集整理中华名言警句等都是一些促进学生自身吸收知识能力提高的方法。

(四)渗透书法,增加才艺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它代表了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位和意境化的审美乐趣。对学生进行书法熏陶,可以开阔学生视野,积累更加丰富的知识,锻炼智力,培养心性陶冶情操,提高对美感的辨识。尤其是在电脑普及应用的当下,提笔忘字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就开始重视书法教育,可以使学生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对此也明确提到:要鼓励学生体会汉字和书法的优美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普及书法知识,培养书法技能也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五)注重社会,开阔视野 

     社会本是一本无字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不能只局限于教科书,而要向社会这本无字书拓展,汲取社会里的文化营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我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社会相近的传统文化专题小组活动。如在进行古汉语教学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将课本与作者放到现实社会的大背景中去,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先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写作背景,对于作者的社会成就、人生轨迹进行专题探究。再让学生回到课堂里面来,学生和老师共同组成小组,全方位进行讨论,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刺激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开阔了视野。

(六)办好活动,丰富教学

      受限于教学任务和课堂环境,课堂上的教学毕竟有限,而且学生的思路也容易受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被固化而活跃不起来,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讲解和普及则就困难了许多。那么利用课余时间,办好各类专题学习活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专题学习活动方法。首先选择几篇具有典型传统文化特色,且能够相关联的文章作为载体,在课堂上先对课文进行讲解,给学生一个总体认识,然后就将阵地转移到课余,引导学生就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专题学习,办板报、动手写春联等,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又普及了中华传统文化。如在进行《盘古开天地》教学的时候,先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再进行《赵州桥》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上的精深造诣和聪明才智。那么其他方面呢?随即就引入了《清明上河图》的学习。通过三个不同的视窗,让学生多角度地去看古代劳动人民才智这一问题。而在课余时间,则发动学生智慧,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搜寻与《盘古开天地》相类似的古代神话传说,摘抄成小故事形式的卡片,每组选一名代表在课堂上朗读给大家分享。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