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如何将国学文化融入小学的教育教学?

发布者:王亚芳     发布时间:2017-09-27 浏览数( 0) 【举报】

      我们深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特别是在农村小学,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做法呢?我就以下几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汉字激趣

     汉字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领略汉字之美,可以说是国学基础。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启蒙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走近中国汉字,让他们体会汉字的神奇与美丽。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在识字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这样不仅从形体的变化,而且到文字意义的认识,都给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意象,寓教于乐。汉字教学还要抓会意字、形声字,从造字的意义着手,解释字义,这样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可以科学地安排硬笔、毛笔书法等传统文化进入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针对现在电脑、手机流行,让学生写好字,书写端正、工整,教师面临着重大的责任。写字教学中可融入书法教学,因为汉字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美,日常教学中可每周安排一个课时,或者每天中午十到十五分钟进行写字教学,要求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规范。

二、重视对经典的吟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诵读的重要作用。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在逐渐提高。我校对诵读国学经典的总体把握是:重在积累,强化诵读。因为农村小学生知识缺乏、理解能力不强、缺少家长辅导,国学经典文化的深刻内涵他们大多是不能理解的,我们不过多讲解。针对小学生记忆力强的年龄特点,我们先让他们反复诵读,熟能成诵,能背诵的就多背诵,让他们大量地存储国学经典篇目。以后,他们随着古汉语知识和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就会逐渐理解、感悟的。吟诵、熟读、背诵是传统语文教育基本的读书方法。诗词曲赋只有大声吟诵、熟读至背,才能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和音韵特色,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形成语感。让学生诵读经典文章,比任何不当的解释好。不要强迫,不要急功近利,听其自然。再循序渐进地要求“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

国学和古诗词,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可以说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从“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让学生懂得惜时;从《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中,让学生懂得仁孝,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学生懂得了怎样爱国;从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学生明白了为了崇高的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态度……可见,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

三、引导感悟,渗透精神

      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如今国学经典越来越被中国和世界重视起来。而农村留守儿童多,隔代监护的过分溺爱让很多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因此,我们在组织学生诵读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导学生的言行也是必要的,但由于国学经典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实际相机引导,绝不可生搬硬套。同时针对国学中一些晦涩难懂的部分,语文教师可以侧重宣讲一些通俗易懂的传统美德的故事,如“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苦学”等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国学经典中有大量的名句,他们蕴含深刻的哲理和传统美德,学生容易记忆、理解。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要求背诵并体验、效仿,从而起到启迪孩子人生理想、弘扬传统美德的作用。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经典一路随行,伴孩子们健康成长。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