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写作心中有人,方能笔下有人

  发布者:周杰    所属单位: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7-10-21    浏览数( -) 【举报】

写作心中有人,方能笔下有人

考场作文究竟选择什么文体?写议论文,思想不够深刻;写记叙文,练了近一年的议论文,记叙文也不会了。其实我一直比较支持学生写记叙文的。记叙文可能更容易有话说。但学生作文中的形象不够生动,怎么办?在这次网络培训中一边听课,一边自己结合实际思考,有那么一点小小的体会。

其实写作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解决的。这是一项长期工作。

不少学生认为自己的情感很真实,但写出来就显得干巴或假。起初一直认为是学生不会描写,一直强调描写技法。但在多次交流后发现,学生动笔之时心中有事无人。或者说,没有画面。

这个“人”或者说“画面”是什么呢?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提炼加工,文学创作中有个术语“原型”。作文也是文学创作,那同理的,下笔之前,要心中有“型”。并且这个“型”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他是这样的性格,因而你知道在怎样的场合他会怎样地笑,或怎样地皱眉;这个“型”不是单一的,你需将他置于一定的环境中,要有画面感,因而你得“见”到他的衣着,他脸上的光泽,甚至被风吹动而起的一丝衣褶,你得见到他,同时见到他身后的树或窗……这个“型”是原本存在的,我们不过是将他置于一定的情境中,让他自己活动起来,而不是让他这样做那样做地干涉他活动。

当然,“心中有人,才能笔下动人”只是解决了有描写对象的问题。有了之后,你还得把这个“型”表现出来。在这个时候,有些学生就开始觉得800字根本不够写。我想,这个我们是可以参照戏剧或电影的经验的。篇幅限制,就“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 当然作文不用轰轰烈烈,毕竟我们的生活也少有轰轰烈烈。越是细小的生活事件,越能真实地再现人物。借用布瓦洛的话,也只是想说,选材要典型,也就是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品质,最能表现文章主题。矛盾当于某个瞬间展现,必要时,也可以“剪辑”“嫁接”。

然后,要用文字把这个“型”分享让人知晓,那么有个重点次重点的问题,有个先说后说的问题。可以平铺直叙,质朴感人;也可以设置悬念,情节迭起,波澜起伏。

最后,才是与语言表达相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件事,在叙述人物时选渲染背景还是先描其眼神,什么时候适时插入心理活动,人物语言……

一直以来的作文教学侧重跟学生讲具体的写作技巧描写手法等等。今日思来,落了下乘。技法“神马”都是“浮云”,学生大概是因为心中未成“型”,画面模糊,故无法确切地再现。心中无“型”少“情”,纵再多技法,也难真实感人啊。其实这也是心中有物,方能言之有物。对“心中之物”感受越细腻,方能表达得越生动。而这“心中之物”,不是凭空想象得来,还得平素多关注生活,多多积累。归根到底,作文仍是“源自生活”的。

附件

  • 2017 研修日志:写作心中有人.docx  下载 预览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