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让学生自己探索构建数学知识

  发布者:黄丽华    所属单位: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7-11-08    浏览数( -) 【举报】

让学生自己探索构建数学知识

——《平行与垂直》片段教学案例分析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认识基础上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我听到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三、归纳认识,明确平行与垂直的含义;四、练习巩固,深化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片段是让我深有感触。

片段一:导入的时候,老师没有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而是指着一条直线直接问学生: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现在的数学教学很强调数学材料的选取直接来源于生活中,以体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在设计导入时,并没有从生活的现象入手,而是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仔细思量,这也不为一种很好的导入方式。因为这堂课是属于概念化教学,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的情况比较单一,反倒会削弱本质特征。这就引起我的思考:既然生活中的材料不能很好地反映我们所要的效果,那又何必苦思冥想的把时间花费在选取生活中的例子上,而不从另一个角度去挖掘,即数学本身出发呢?再则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到这个因素,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片段二:了解平行线与垂线的含义,通过两次画一画,分一分,让学生经历了从随意性到目的性,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即知识的不断修正与重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很怕学生的“出错”,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学生回到自己设计的思路上。学生的错,有时真的令老师无从下手,显得尴尬。这样处理得却很恰当。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出发,放手让学生尝试在白纸上画一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选取不同情况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第一次分类,这时候学生的分类是很表面化的。他们不会从本质上去分析,但老师不做任何评价,引导学生继续第二次画(延长直线)。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冲突,便会主动去探索,以求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自己找到问题的本质属性,形成清晰的知识。

从中我们是否得到启示:在教学设计中,有时应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即使错了,老师只要适当地点拨,让学生的认知与原先的水平产生矛盾,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究,从而对原知进行修正,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一个知识点,如果经历这样不断的操作,相信这个过程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在构建。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