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学而不厌,快乐为师

  发布者:卞丽君    所属单位:塘桥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7-11-13    浏览数( -) 【举报】

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倘若当教师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随时输入于学生,如此则学生受益较多,即当教师者也觉得有无穷的乐趣。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教员的,也要真正做到‘学而不厌’。”

仔细想来也确实如此,学生对老师可以说是抱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在学校里,许多骨干教师的课深受学生欢迎。学校也组织了各类的展示课、汇报课、评比课等共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在骨干教师展示课的系列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自身的差距。庞培刚幅校长选择的是季羡林先生的《园花寂寞红》一文。从课程开始,就突出了学生课前的预习准备,这也是近年来一直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由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感悟。教师在问题设置上环环相扣,也体现出了教师对文章通透的理解力。同时结合高考阅读题型作出的分析也显出了教师对高考题型的深入研究。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将本课的品鉴过程一一罗列,这让学生更能清晰的感知文章的脉络。而教师以文本中的情感引申至生活中的事件,以情动人,使整节课的氛围达到了情感高潮,也因此获得了较好的情感效应。这点对大多数课堂来说是稀缺的,也让我领略到了骨干教师在讲课中情感共鸣的运用。

这些教师本身有着丰厚的知识储备、优良的课程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在40分钟的时间里不浪费分秒。这些无一不说明了骨干教师在课后所做的大量工作:专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讲义等,从课前、课中、课后对知识点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学生的潜力被激发,学生的激情被点燃,如此这样怎会不吸引呢?

对照自身,虽然知晓备课环节的重要,但仍会有遗漏。比如对知识点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像是在介绍莫奈的《卢昂大教堂》时,只是说明它是印象派作品,而何为印象派?它是怎样产生的却没有具体说明?学生对这知识点也就一知半解了。另外就是对课堂的整体把握不够,像是调皮的学生,往往会因为他们的影响破坏了整节课的进程。如此一来,教学也就无法达到既定的成效。教师又何以来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呢?这样的课堂也只会阻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面对如此的师生关系,我们需要反思,需要改进。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自我再教育五字诀就是个很好的方法“一、集、钻、剖、韧”。更好的践行能让我们看到成效,也只有我们不断完善自我,学而不厌,才能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