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我的研修日志

  发布者:徐春芬    所属单位:暨阳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7-11-14    浏览数( -) 【举报】

又一期的培训即将结束,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和学习相关的PPT资料,让我受益很多。

听了《挖掘概念原理的功能与价值的教学策略》讲座后,我深切的认识到概念原理的教学需要老师对概念原理有着深入的理解,能够正确分析学生认识的障碍点,从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概念,将概念原理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角度。我在必修1“物质的量浓度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的教学中进行了课堂尝试,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实验教学作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建立的载体,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了《充分发挥实验在建构微观结构中的价值功能的教学策略》后,的确让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在教学中没有去很好的发现与挖掘实验在物质结构教学中的运用,而且没有发挥实验的真正的功能。通过听讲座,让我知道,实验的功能不仅仅是让学生看到了相应的现象,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建构对抽象问题的理解。例如,在配合物教学中,演示实验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发现开始生成的沉淀溶解了,生成了一种可溶于水的深蓝色的新物质。新物质是什么?可以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探究。做几组对比实验,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得到蓝色沉淀且不溶解;向新物质中加入氯化钡充分反应,静置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向新物质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加热新物质没有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向氯化铜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也得到了深蓝色的物质;最后,结合氢离子与氨分子形成配位键的原理,从空轨道和孤对电子等微观角度去探析,发现蓝色的物质是铜离子与氨分子形成了牢固的有配位键的物质。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一定认真待化学实验,积极地思考,挖掘实验的最大价值。能演示的不省略,能分组的不演示,能探究的不验证,真心实意的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