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良好的高中数学学习习惯

  发布者:钱敏贤    所属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发布时间:2017-11-19    浏览数( -) 【举报】

惯养成是初高中过渡成败的基础,高一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习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成绩却不理想,屡受挫折。作为一线教师,我发现了一些普遍的现象:①智力没有明显差异的学生数学学习的成绩却相差很大;②有些学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数学成绩却迟迟不见起色;③有些学生考试做错的题在考后却总能去独立解答。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通过对这部分学生面批试卷和交流学习心得发现,他们的问题绝大多数都出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上,刚踏入高中的同学们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课前预习的习惯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在数学语言上更抽象、思维方法更趋于理性、知识内容在数量上剧增,因此学生若还象初中阶段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着老师的惯性运转,坐等上课,被动学习,久而久之成绩必然日趋下降。有效的预习就像赛跑时的“合理”抢跑,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上课时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二、   “听(讲)、记(笔记)、想(过程)”相结合的习惯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

(一)存在问题。

很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感觉高中的数学课听不懂或听不全。表现在:

1、学生认为既然课前已经预习,上课的时候就不再认真听讲,或者利用别人听课的时间做习题;也有些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

2、许多学生在初中没有养成做数学笔记的习惯,所以上课时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补充的内容或是重要的思想方法根本没做记录。还有的学生不会记笔记,盲目追求记得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好比火力侦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那里,而后带着疑问上课,从而达到提课堂学习效率。

二、专心听讲的习惯;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建立起良好的听课习惯。

三、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

四、敢于质疑的习惯;

质疑习惯凡事问一个“为什么”,这种习惯实质是一种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精神。经过思考后大胆提出来,并从多方面获得解决。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