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浅议对口单招英语批评性阅读的实施

  发布者:蔡曙华    所属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发布时间:2017-11-22    浏览数( -) 【举报】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以英语呈现的文本信息也日益增多,这就要求人们能够对英语语篇做出批判性反应。近年来,国内外对批判性阅读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国内对批判性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研究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相关理论的概括性介绍,具体在二外或外语语境的批判性阅读的具体研究还十分稀少;再者,对于全球化给英语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还需深刻地认识和付诸于实践的理论指导。

一、批判性阅读的定义

人们对批判性阅读的认识有一种固有倾向,即把批判性等于“批判”或“批评”。显然,我们所说的批判性阅读并非如此,这实际上窄化了批判性的含义。“批判”这个词在此并不具有负面、否定的意思,它源于希腊词语Kriticos(分辨和判断)和Krinein(标准),最初的意思是根据标准来分析和判断——把论证、观念、断言拆成部分,探索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应的标准来判断它们的真假和优劣。

国内外学者给批判性阅读下过不同的定义,Richard将批判性阅读定义为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刘儒德认为,批判性阅读并不仅仅要理解文章内容,还要分析全文的结构,总结主题思想,更注重判断、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论证过程、写作目的和语气,以此来明确作者要传达的要点并形成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本文是对高中阶段学生英语批判性阅读的研究,故读者群限定为高中生,对读者的要求自然也会降低一些。结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批判性阅读是指读者经过分析、判断、质疑、评价、总结等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对阅读文本进行自主建构的过程。

二、对口单招英语批判性阅读实施的必要性

批判性阅读作为美国天赋教育计划的一门必修课程,在美国开展已几十年有余。美国从小学到高中有一套完整的天赋教育计划,批判性阅读被认为是“天赋儿童”必备的能力之一。而在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中却没有类似的课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能力是途径之一。

1.传统教学法导致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欠缺

对口单招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尽人意。有些学生只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而不是在行与行之间阅读,或者说根本不是在做篇章阅读。学生的阅读是被动的,阅读目的是完成阅读理解的题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是快速解释文本的内容,教学生阅读的技巧(所谓的阅读技巧或阅读策略就是指做题技巧),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新单词、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忽视对文本的整体框架的讲解。因此,课后学生虽然可以清楚地掌握新单词和新语法的用法,但在写作目的、文章细节等方面总是力不从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导致高中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

2.英语地位上升导致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崇拜

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中国学生在课堂里学习英语的时间越来越多,英语作为中小学生甚至是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各种层次和类型的英语考试如高考、考研、托福、雅思等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学生的升学、深造及就业。英语成绩对高中生考大学起着关键作用,各种级别的英语培训学校层出不穷。中国社会似乎在全民学英语,尤其是对有考试、升学压力的学生而言。这时,消极影响已经悄然而至。随着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增加,在专心学英语的同时,高中生很容易有意或无意地接受英文文本中所呈现的西方文化思想,英语至高无上的地位、对英语国家的盲目崇拜无疑深深影响着高中生的思想和心灵。这使得高中生对英语阅读做出批判性反应成为必要。批判性思维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冲破盲从。

三、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的实施策略

1.积极转变阅读方式的取向

以获取信息为主的阅读是必要的,这样的阅读主要是了解事实、信息和观点,它假定来源是可靠的,不需要读者自己的思考和质疑。但如果阅读的目的仅限于此,就失去了人类文化传承的意义。理解和发展是批判性阅读最重要的目的。理解,就是知其所以然;发展,就是质疑和批判: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作者这样说有道理吗?根据理解和发展的目的,相应的就有两种阅读方式:忠实地读和批判地读。

对口单招生往往采用忠实的方式去阅读英文文本。中职《英语》教材每单元的Reading部分后面设置的练习题叫Comprehending(理解)。习题内容的设置一般也是要求学生针对课文做一些细节信息的把握,或者单词、语法、句型的熟悉和操练。这导致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甚至是课外的阅读活动中有一种倾向,即仅用理解的方式去阅读。所以,在高中生中培养批判性阅读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改变阅读方式,由单纯的忠实取向的阅读转向忠实取向与批判取向相结合的方法去阅读文本。

2.引导学生使用批判性阅读策略

从操作上来说,要培养对口单招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和技巧必然要求教师在阅读方法上进行指导,这种方法的渗透应该贯穿到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之中。英语批判性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运用分析、判断、质疑、评价、总结等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批判性阅读是一个“理解——思考——超越”的过程。著名学者董毓在《批判性思维——走向新的认知与实践》一书中说到,批判性阅读在做法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预读和精读。预读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理解主题、收集信息,其中包括作者信息、作者写作意图、文章背景等。精读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现论证、质疑论证。具体运用到高中生的英语批判性阅读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两个阶段的不同任务,根据不同的文本运用不同的方法。为了达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可从以下具体策略上加以指导,使学生养成探究、质疑、分析、评价等主动的阅读习惯。

1)预览。学生在处理一篇阅读材料之前,首先要快速预览整篇文章。尽可能找到更多信息,包括作者、背景及文章本身,简要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评注。不做笔记就等于没有阅读。边读边做评注,不仅利于学生对文本信息的记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总体来说,应该用笔标记的地方包括重要概念、模糊词语、论点论据、语言风格、意识思想,还有问题和评论。

3)提问。认识从问题开始,提问是从未知到有知的桥梁。批判性阅读本身就是质疑和评价的过程,提问应该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之中。

4)评价。批判性阅读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评价。在评价的同时,学生应该积极思考,根据以往的经验或所学知识看待作者讲述的问题:作者的论据是否说服了学生,作者的推理是否符合逻辑,作者的结论是否有反例和例外等。

3.设置多样化的试题和练习题

中职《英语》教材的设计以每个单元的一篇阅读文章为主,再展开各个知识点。每篇阅读文章后面设有Comprehending板块,一般设置3~5个阅读理解习题。紧接着是Learningaboutlanguage部分,由6~8个练习题组成,考查的全部是词法和句型的运用。以英语必修1中第二单元为例,这篇文章介绍现代英语发展史。文章后面的Comprehending部分设置3个习题。第一题是判断题,考查文章中出现的细节。第二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信息为现代英语发展史列一个时间事件表,要求学生梳理文章行文脉络。第三题分组讨论两个问题。201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中,阅读理解分为两部分共60分,占试卷总分的40%,这足以看出阅读部分的重要性。试题类型分为两种,一是多项选择题,二是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其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阅读第一部分设置了15个选择题,其中细节题8个,占了总数的53.3%

通过对教材阅读部分的习题及最新江苏省单招英语考卷的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习题导向型阅读设置的习题或试题形式单一,考查点以信息和细节为主,缺少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习题型阅读固然不能轻易摒弃,但是习题或试题的设置却可以多样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也可以多样化,除了获取信息、处理细节及语言点之外,亦能从习题和试题中深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