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在线研讨

如何准确向学生传递同理心

发布者:顾晓娟     发布时间:2017-10-16 浏览数( 2) 【举报】

同理心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去感知和体验对方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能有效地将这些感知和体验传递给对方,使对方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

表达同理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感知、体验、理解对方所感知和体验的世界。我们在进行个案心理咨询时就应该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考虑和体验,这样也能给来访者带来平等的感觉,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避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角度去给鸡汤,这样反而会让学生反感和排斥。

第二、了解导致这种这种感知和体验的结果的因素。不急于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尝试更细致去了解问题发生的情况及发生后带来的结果,寻找可能引起的原因。

第三、让对方了解你能设身处地的感知和体验对方。当我们能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和体验时,我们往往需要暂时放弃自己原有的观点,然后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沟通将角色转变后所体验的感受与学生进行分享。

当然,同理心不等于了解,也不等于赞同对方的行为和观点,同理心更不是同情心。同理心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同意,可以理解但不代表认同。

如何传递同理心,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单纯将学生的感受回应给学生。

第二,准确地向学生传递同理心。

为了准确向学生传递同理心我们也可尝试进行同理心敏感度训练,可以进行一下尝试。

第一、从对方的行为,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表达中来寻找;

第二、从对方说话的用词中去体会;

第三、加强和丰富自己的词汇,加强对各种感受的分辨与体会;

第四、从对方的语音和语调的变化中去体会对方的情绪和心态;

第五、透过对方的肢体语言来了解对方的情感;

第六、不断强化自己的逻辑判断能力。

在线研讨

最新在线研讨

置顶在线研讨

精华在线研讨

热门在线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