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12017-11-10

作业要求 :

请您认真学习《如何制定课时目标》和《式与方程》两个课程,并在113日前完成以下两项作业:

1.以苏教版某一课的教学内容为例,通过比较的方式,谈自己学习之后对于课时目标的制定的新看法,新认识。

       2.请以《方程》这一单元的学习为例,谈谈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学生的困惑有哪些?教师该如何处理?

发布者 :小学数学1班辅导教师

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查石明    所属单位:港口学校小学部    提交时间: 2017-10-30 13:50:22    浏览数( 17 ) 【举报】

1.以苏教版某一课的教学内容为例,通过比较的方式,谈自己学习之后对于课时目标的制定的新看法,新认识。

答:通过网络平台课程学习,我知道了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行动指南,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教学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全面、系统性原则。全面性指的是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我们的课堂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系统性指的是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与教材的程度一致,考虑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逻辑连续性和整体性。二是科学、准确性原则。科学性指的是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抓住数学本质;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准确性要求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好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具体、可操作原则。教学目标的阐述必须明确具体,明确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行为的改变,能看出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有什么收获。同时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如何实现目标,可以从教学目标本身的表述中找到答案,要便于课堂教学实施。

以前我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根据教学内容:P1-2的例1、例2,“练一练”及练习一1-5题。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含义;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图形认识和空间观念。

专家的讲座学习后对于课时目标的制定,我有了新的认识,制定教学目标应从下面三方面来考虑:一是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精神,大纲是制定教学目标的正确依据;二是要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安排意图。对基本知识、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等,做到心中有数,讲课时要注意每一个细节问题;三是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作必要的调查,这样就便于确定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实际。反思我以前制定的教学目标,觉得有欠缺、不科学。因此,我重新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

2.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课堂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测量、比较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立体图形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小学数学教学中,制定出一套具体而明确的课时教学目标是实施目标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有了目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能达到有机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效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2.请以《方程》这一单元的学习为例,谈谈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学生的困惑有哪些?教师该如何处理?

答:《方程》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认知的起点是等式的意义和性质,由此迁移拓展出方程概念、解方程的方法等。

学生学习这一单元知识存在以下困惑:

困惑1:学生对于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可以理解,困惑的是用字母既可以表示数还能表示数量关系。

困惑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这句话易记,但记住了就是理解了吗?方程的本质是什么学生还是不太理解。

困惑3: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步骤繁、数字多,易抄错数、写错过程,使学生顾此失彼,导致简单计算也常出现错误。

困惑4:方程刻画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认识它的第一步是能够在具体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并使未知数参与运算。

对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数量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未知的、可变的数,是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而从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则涉及思维方式的重要转折。这种转折不仅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而且将使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从算术范围跨入代数范围,是一次十分重要的飞跃。算术用数字符号表示数量关系,代数用字母符号表示相等关系,两者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在初学方程阶段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

针对学生的不适应,我在教学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按照“认识方程→理解等式的性质→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顺序组织开展教学。这样循序渐进安排教学,脉络清楚、结构合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逐步理解方程的含义和解法,不断体会方程的特点和价值。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借助直观或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和等式性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充分利用天平这一直观教具,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方程的含义和等式性质。在教学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充分利用直观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3.积极探索自主学习。在教学“解方程”时,教师要启发学生依据方程特点灵活进行思考。一方面着重引导学生依据等式性质解方程,凸显解方程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另一方面也针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可能会列出的形如:

a-Xba÷Xb这样的方程,启发他们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或已有的知识经验自我探究、相互讨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方程的特点及其解法,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4.着力培养良好习惯。一是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要从学生第一次学习解方程开始,就把方程的检验作为解方程的一个基本环节进行教学,并在此后的例题和练习中经常提醒学生对解方程的过程进行检验。同时还注意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指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反思答案的合理性,不断丰富对检验方法的理解,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画好线段图的良好习惯,利用线段图来找准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0-31 15:38:53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