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03

作业要求 :

初中物理第二次作业

 

习题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讲练习题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题目背景素材的选择上,在题目条件的表述上,在题目设问角度上以及题目的答案是否严谨合理,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讲究的问题。请你谈谈对视频《与习题相关的一些问题》的学习体会,并具体分析你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两个案例。

 

高中物理第二次作业(完成第一次未做的作业)

 

1、“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节在很多内容的描述上是很粗略的,留有很大的探究余地,这往往也成了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根据平时教学中的体会和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请就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提出自己的做法。

2、“电势能和电势、电势差”内容的突出特点是概念多、抽象、综合性强,是电磁学的基础,因此无论从教学角度还是从学生学习角度,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 电势能和电势、电势差都是极具抽象性的概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入电势能、电势概念,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请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3、习题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几乎要占据整个物理教学的一半时间,教师用了如此多的时间进行习题教学,主要是因为习题教学对于整个物理教学而言具有重大的价值,习题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高中学生感觉学物理难,主要难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上.常常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请结合具体案例来谈谈如何克服这一难题。

4、电学章节是高中物理学科现行学科知识内容构成体系中的基本组成内容,切实做好高中阶段物理学科电学章节知识内容的学习理解,对于高中学生实现良好有序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电学实验又是高二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高考实验题目中的考查热点题型,尤其是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中的设计型实验,更是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它源于课本上的基本知识,但又高于课本上的实验要求,请结合具体案例来谈谈如何利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来进行电学教学课堂设计。

发布者 :中学物理1班辅导教师

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何正才    所属单位:港口学校初中部    提交时间: 2017-10-28 17:22:47    浏览数( 20 ) 【举报】

 

初中物理第二次作业

    习题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讲练习题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题目背景素材的选择上,在题目条件的表述上,在题目设问角度上以及题目的答案是否严谨合理,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讲究的问题。请你谈谈对视频《与习题相关的一些问题》的学习体会,并具体分析你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两个案例。

答:最近我用了好多时间,反复看了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苏明义视频《与习题相关的一些问题》,苏老师不愧是一位物理特级教师,他一共讲了十一个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的问题,通过苏老师的讲解,使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对我在平时如何选题如何出题如何讲题帮助很大。

物理习题在新课教学中能帮助学生记忆物理公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内容,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在复习教学中,物理习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能让学生反思、总结和归纳出一些解题的思路方法,能让学生在头脑中“沉淀”一些典型的物理模型。下面是我联想到我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几个案例。

案例1】关于热量、内能、温度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在讲评时,老师往往会这样分析:

A、物体吸收热量,可能使分子运动加剧(温度升高),也可能使分子间作用力变化(物态变化),但内能是二者之和,所以温度不一定升高,物态也不一定变化,但内能一定增加。故A错误;

    B、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但可能是做功的结果,也可能是热传递的结果。故B错误;

    C、物体内能增大,可能吸热的结果,也可能外界对它做功的结果,另外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物态变化了,而温度并不升高。故C错误;

    D、物体吸热可能使分子动能增大(即温度升高),也可能使分子势能增大 (即物态变化),内能是二者之和,所以内能一定增大,温度升不升高都有可能,若物质是晶体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则温度不变。故D正确。所以本题答案选D

然而,“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是不是一定增加”这一问题值得商榷。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 所以内能的改变是由做功和热传递来决定的。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E=ΔQ+ΔW可知,物体内能的变化量等于吸收的热量加上外界所做的功。吸热,说明△Q0,如果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且做的功比吸收的热量多则物体的内能减小。如果不考虑做功,内能是增加的。如果一边吸热一边对外做功,且做功消耗的内能>吸收的热量的话,那么内能是减少的。所以,准确的说是:不一定。如果不考虑做功,则是“一定”。

案例2】初三学生学习了杠杆平衡条件后,出了一些有关求最小力问题。例:如图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解析:把桌腿B抬离地面,则以A为支点,当力臂最长时,所用的力最小。当以AC为力臂时力臂最长,用力最小,先连接AC,确定动力臂AC,再过C点作AC的垂线即为动力F,方向向上。如图所示

方法归纳:(1)寻找最大动力臂的方法:①当动力作用点确定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线段即为最大动力臂;②动力作用点没有规定时,应看杠杆上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最大动力臂。

(2)作最小动力的方法:①找到最大动力臂后,过作用点作动力臂的垂线;②根据实际,动力能使杠杆沿阻力作用的反方向转动,从而确定动力的方向。

    总之,本次培训,对我在物理习题教学中能力的提升帮助很大。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2 14:15:23

附件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