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初中语文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03

作业要求 :

1.学习《如何撰写案例》,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个问题,选择一个教学事件,按照案例撰写要求,完成一个教学案例撰写。(字数不少于500字)

2.“教学生学会设计构思,首先需要找准学生缺什么,其次需要想清教师教什么,之后需要落实课上怎么教”。请根据《初中作文构思教学的问题》所学内容,给“平淡中也有诗”(2017年徐州市中考作文题)完成教学设计构思。(字数不少于500字)

作业要求:

1.两道题都要完成,且必须是原创;

2.作业截止时间是113日。

 

发布者 :初中语文班辅导教师

初中语文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耿红玉    所属单位:港区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1-02 08:03:22    浏览数( 0 ) 【举报】

1.    学习《如何撰写案例》,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个问题,选择一个教学事件,按照案例撰写要求,完成一个教学案例撰写。(字数不少于500字)

 

 

诗歌《乡愁》的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余光中的《乡愁》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恬淡、清新、自如的感觉。教师应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或通过网络去查阅余光中的生活经历、文学创作以及有关以乡愁为主题的台湾文学作品来扩大视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案例主题]阅读欣赏这首诗歌时,要注重让学生自主欣赏、自我提高,在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组织者。从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表现形式入手,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案例事件]

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品味必须从诗歌入手。”

这首诗歌的教学,我安排了一个课时,教学的总体思路是:以书写乡愁的古诗词来导入,接着品评欣赏,然后寻根究源。整堂课以学生学习讨论探究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诗歌的方法,从而去品味感受诗歌的魅力。

课前,分组查阅资料

我将全班同学将被分成约4个组来探根究源 :第一小组,探求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平事迹;第二小组,探究本篇课文的有关鉴赏评价资料。第三小组,查阅宝岛台湾与大陆的文化渊源及联系。第四小组,寻找有关古今中外表现“乡愁”主题的诗歌。 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认真负责地收集数据和资料。 从网上、图书馆或其他途径去收集信息,丰富的信息对你的研究会大有帮助。探究过程中如果有人发现了可以帮助其他人探究的信息,请与别人共享。及时和别人交流进展情况,问题和想法。这样做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的精神。

课上: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探究

一、导入新课、交流查找到的有关古今中外表现“乡愁”主题的诗歌

二、以小组为单位,介绍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平事迹

三、 朗读吟诵,鉴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乡愁》是余光中乡情诗的代表作品,我们欣赏它,首先要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吟诵,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1
、 听配乐录音(多媒体画面展示),启发学生:朗读这首诗是在感情上、语速、语调该如何把握
2
、 学生自由朗读
3
、 男女小组试读。
4
、 挑选朗读水平高的学生个别演读,并结合画面给配乐

四、披文入情,感悟诗歌的情感美。

课后:探讨诗歌

①、句式美

请学生仿照诗作中的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多句。学生中写出句子有:“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 乡愁是那根植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的久久伫望”……

②、宝岛台湾与大陆的文化渊源以及现状,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分析阐述。

[问题讨论]   ①这四节诗,每一节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②诗中表达的情感是通过什么物象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③这些物象含蓄到表达了什么?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借指什么?

④诗节能调换吗?为什么?

⑤探讨诗歌的主题,由学生讨论后在归纳总结。

[自我反思] 整堂课以学生学习讨论探究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了学习诗歌的方法,品味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我觉得:诗歌的教学,只要立足于新课程的土壤中,就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2.“教学生学会设计构思,首先需要找准学生缺什么,其次需要想清教师教什么,之后需要落实课上怎么教”。请根据《初中作文构思教学的问题》所学内容,给“平淡中也有诗”(2017年徐州市中考作文题)完成教学设计构思。(字数不少于500字)

 

 

《平淡中也有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米,善于发现、捕捉身边的美和诗意

2.   教会学生如何构思作文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平淡的生活中选材和构思作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常说“生活中不仅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春花之绚烂,秋叶之静美,夏蝉之高亢,冬雪之轻盈;一回眸的善意和微笑,渐行渐远的小小背影,久久伫立凝望的牵挂目光…… ”这些细微生活中的诗意无处不在,但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去感悟。

二、引导审题

题目中三个关键词,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关键词之一是“诗”。“诗”的含义很广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情感,都可以是“诗”。这需要引导学生要细致的观察生活。 诗可以是一道光,在你的眼前绽放,温暖人心; 诗可以是一朵花,在你面前悄然而开,感受到美好; 诗也可以是一个人,在你困难之际,伸出援手。生活中到处都是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诗就在你身边,你平淡生活就是最美的诗。

关键词二“平淡” 理解平淡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品读生活,做到对生活有一定的感悟和体验,而 “诗”往往代表的是美好。

关键词三“也”。 “也”,表示同样。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作者个体独特的感悟、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你可以不交代这个认识的变化过程,但要有体现“也”字的点题。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体会,感受平淡中的诗意。

三、美点分享

1、朱自清《背影》   从“望父买橘”的生活中的平凡的事情中感受亲情之美。

2、莫怀戚《散步》   从“南方初春的田野”生命勃发的诗意美,一家三代四口其乐融融的人性美

3、郭沫若《白鹭》    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读出“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感受平凡美

……

四、写作构思  讨论交流

1、又是一年黄叶飞

2、我在春天找童话

3、小镇秋天美

生活中,并非缺少诗意的存在,只是缺少去发现的眼睛。春雨绵延,无声地滋润着世间的万物,给大地带去新的活力,给世间带去绿的生机,这是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诗意;夏雨倾盆,浇灌干涸的河流,沃野千里,给河流带去“滚滚东逝水”的浩翰,这是夏雨倾盆直下的诗意;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引起多少诗人歌咏故园的情怀,这是秋风的诗意…… 自然界的万物都蕴含着无限的诗意,生活中亦是如此。只要仔细观察,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诗意。多去注意你身边那些平凡的人和事,就会渐渐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五、牛刀小试 

重点要写出其中的“诗意”,屏幕展示几人。

 

 

教后感言:教学生学会设计构思,最关键的是需要落实课上怎么教。就是教师怎样帮助学生完成构思,作文如何成型。在选定平淡事例以后,怎么去落实写,把这个作文题中要表现的“诗意”传达出来呢?主要就是要在描写上下功夫。所以,教会学生描写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2 08:57:41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