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03

作业要求 :
作业二:
1.结合自身教学实录说说,在歌唱教学活动中你采取了哪些评价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2.请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设计一个主题活动方案框架,并说明选题依据。
3.作业提交截止时间11月3日。

发布者 :幼儿教育11班辅导教师

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陈玉萍    所属单位:南丰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7-10-30 19:47:08    浏览数( 19 ) 【举报】


  

作业二:


  1. 结合自身教学实录说说,在歌唱教学活动中你采取了哪些评价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答:我结合小班歌唱教学《我爱我的小动物》来说明我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些评价方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能有节奏地唱出小动物的叫声。

    2.能根据前半句歌词、动物图片的暗示正确唱出小动物的叫声。在教师的眼神、体态动作提示下尝试学习对唱。

    3.愿意与他人对唱歌曲,在与同伴相互接唱互动中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

    教学实录:

    (一)复习律动“小动物走”,导入活动。

    1.和幼儿一起做“小动物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的小动物的叫声、动作。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只小动物,请小朋友听听它们的叫声,猜猜它们都是谁?(老师先学小羊的叫声。幼儿猜出是小羊后,教师出示小羊手偶有节奏地模仿其叫声)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你们会像小羊那样叫吗?请你们也来学一学!我的小羊真棒,叫声很整齐!让我来抱抱我的小羊!

    (评价方式:亲情式评价 。当孩子模仿动物的叫声很整齐时,教师就可以张开臂膀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温暖怀抱。也可以亲亲孩子的脸蛋、摸摸孩子的头。帮助孩子尽快融入到游戏情境中来,能有节奏地唱出小动物的叫声。)

    3.接下来,老师分别学小羊、小猫、小鸡、小鸭的叫声。和幼儿展开互动式的应答练习。

    (二)教师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我爱我的小动物》,指着上面的小狗,根据歌词内容提问,指导幼儿学习按×× × ×× × │×× ×× × - │节奏学小狗叫。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小狗是怎么叫的?小狗的叫声真有趣!从低到高再到低再到更低(教师手指教学挂图上的动物叫声图谱部分、出示动物叫声变化曲线图)。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

    (评价方式:提升式评价。当孩子唱完歌曲后,教师从演唱的经验、技巧等方面给予概括,提升到一定高度,给孩子深深鼓励。帮助幼儿把握好音准和节奏。幼儿会唱得更准确、开心!让幼儿能根据前半句歌词、动物图片的暗示正确唱出小动物的叫声。在教师的眼神、体态动作提示下尝试学习对唱。 )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唱问句时,幼儿合着节奏拍手,唱答句时幼儿边做模仿小狗的动作,边有节奏地唱出小狗的叫声。

    3.师幼一起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三)幼儿与教师用对唱游戏的形式演唱歌曲。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对唱的方法:第一句由教师唱问句,第二句由教师提示幼儿边做模仿动作边唱答句。

    2.教师与幼儿对唱歌曲。教师用眼神、体态动作提示幼儿第一句听教师唱问,第二句唱答。

    3. 幼儿之间对唱歌曲。

    (四)创编歌词演唱。

    1.教师指着教学挂图上面其他动物的图,引导幼儿替换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来演唱歌曲。

    教师:这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会怎样叫?谁来唱给大家听听?你唱的小猫的叫声节奏真好!你的耳朵真灵,能跟着琴声唱得很准确!小朋友们把动物们的叫声都唱对了,小动物们真高兴呀!

    (评价方式:激励式评价。教师给孩子的评价充分肯定,使孩子心情愉悦,体验成功,产生满足。真好、你耳朵真灵、真高兴呀,既有对幼儿能力上的层次递进的评价,又有老师语言层次的变化,激励性强。使幼儿在与老师、同伴相互接唱互动中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

    2.请个别幼儿指创编的动物的画面唱问句,其他幼儿根据画面提示唱答句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 请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设计一个主题活动方案框架,并说明选题依据。

    答:我设计的是小班主题方案框架:秋天的水果

    (一)主题背景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水果丰富又多彩。秋天里幼儿们能接触到许许多多的好吃的水果。小班的幼儿对水果之类的甜甜的东西,特别的“馋嘴”。水果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的,它蕴含着大量而又丰富的教育资源。在《秋天的水果》话题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多个有趣的、生活的情境。让幼儿积极探索、研究水果的秘密。如:通过看、闻、摸、尝等各种感官了解水果的外形、品尝水果的味道。在幼儿动手操作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让幼儿大胆地尝试自己动手削水果、剥水果、榨水果汁、制作水果羹的乐趣。这样,孩子们在生活化、情境化的活动中,不断地获得与之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养成喜欢吃各种水果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主题目标

    1. 感知秋天的美丽景色,能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一次谈话。

    2. 知道秋天的水果名称,了解不同水果的外形特征。

    3. 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各种水果,感受到分享食物的乐趣。

    4.能运用各种水果、水果皮制作创意拼贴画、水果拼盘等,体验到美工活动的乐趣。

    (三)主题网络

    语言:《咔擦——切水果啦》 《小蛇多多》 《秋妈妈与果娃娃》 《拔萝卜》

    音乐:《小花狗》 《小乌龟》 《大树妈妈》 《苹果》

    美术:《秋天的水果》 《秋天的树》 《美丽的叶脉》 《一串紫葡萄》

    科学:《一串红》 《我喜欢的水果》 《剥橘子》

    健康:《香甜的水果》 《快乐抱一抱》 《圆形食物总动员》

    社会:《水果大家尝》 《排排队运水果》

    (四)主题环境

    班级主题墙:秋天来了调查表、我的秋游计划、我们去秋游照片、“果、蔬、叶”创意作品展览

    语言区:《秋妈妈与果娃娃》图片。各种关于秋天的绘本、图片。巩固《小板凳歪歪》 《小蛇多多》 《秋妈妈与果娃娃》等学习内容。

    美工区:《美丽的叶脉》图片、《一串紫葡萄》流程示意图。给水果涂色、水果娃娃制作,结合各种美术材料,进行手工创作。

    益智区:《一串红》《我喜欢的水果》《大大小小的树叶》《水果有几个》 水果排排队、果蔬拼图、蔬果消消乐、树叶配对等。

    (五)选题依据

    依据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教育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这个话题活动中,我们带幼儿走进大自然、融入生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在秋季来临时的种种变化。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与动物、植物及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依据二:课程游戏化理念凸显“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活动理念。

    整个话题的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多种环境、营造浓郁的氛围,帮助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在观察、游玩、制作等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交往、合作及动手能力。体验到集体游戏的乐趣。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1 21:52:55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