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03

作业要求 :

作业二: 
1.结合自身教学实录说说,在歌唱教学活动中你采取了哪些评价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2.请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设计一个主题活动方案框架,并说明选题依据。
3.作业提交截止时间11月3日。 

发布者 :幼儿教育1班辅导教师

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包季丹    所属单位:机关幼儿园东园区    提交时间: 2017-11-03 13:12:46    浏览数( 75 ) 【举报】


一、结合自身教学实录说说,在歌唱教学活动中你采取了哪些评价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大班音乐活动:游子吟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积极大胆地运用语言、动作等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3.萌发对母亲的感恩与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古诗图片一幅、《游子吟》图谱、歌曲伴奏音乐

2.花朵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唱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爱)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妈妈,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我们一起来唱首歌感谢妈妈吧。(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大家都用动听的歌声表达了对妈妈的爱。

(二)诵读古诗,读出母子情。

1.复习诵读古诗。

出示图片。教师:是呀,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古时候有一位好妈妈,她在做什么?(缝衣服)是白天还是晚上在缝衣服?(是在晚上,在油灯下缝衣服、还有出远门的行囊等)

你们知道妈妈为什么要缝衣服?(因为担心儿子去得太久,天冷了着凉等)

小结:大家说得都很好,在妈妈的一针一线中,都包含着对孩子深深的爱。

教师:这位妈妈的儿子叫孟郊,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他为了感谢妈妈对他的爱,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游子吟》,你们知道什么是游子吗?(是远行的孩子)那我们再来朗诵一遍吧!

2.有节奏地诵读古诗。

1)出示节奏图谱,感知古诗节奏。

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古诗配上了不同的节奏,让古诗朗诵起来更加好听,我们一起来听听看。(配上游子吟的伴奏,完整欣赏节奏型古诗)

(教师隐性评价:让孩子先看图片和图谱,配上背景音乐,给了孩子一个小小的提示,提示中包含着对幼儿的肯定和信任,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再引出故事内容,不会给幼儿造成思维的定势。)

2)多种方式练习有节奏地诵读。(完整诵读两遍,分组诵读两遍)

教师:你觉得哪一句最好听?是怎么念的?请你来念一念,小朋友们跟她学一学。(重点练习临行密密缝——因为游子很舍不得自己的妈妈,所以要临行两个字念得很慢。(贴出节奏型)

(对话性评价:有节奏的儿歌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幼儿都会被牢牢吸引,利用故事情节采用对话性评价引导孩子不知不觉地理解了音乐内容,并为后面的歌唱活动做好了铺垫。)

报得三春晖,这里有一个小点,叫附点,附点前面的字要读的长一点,后面要读的短一点,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两句谁言寸草心有什么不同?发现转音。(出示转音符号)

(动作性评价:进行两三遍,一遍可以采用一个幼儿想出的的动作表示转音变化,有助于调节幼儿的疲劳,提高积极性。)

(三)学唱歌曲,唱出母子情。

1.教师范唱,欣赏、感受歌曲。

教师:为古诗配上了特别的节奏,读起来真好听。有一位作曲家还为这首诗配上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为一首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范唱)

2. 借助图谱,学唱歌曲。

我唱得好听吗?(得到你们的表扬,我心里暖暖的。)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很优美,很好听,很感人,很亲切呀,充满了母子之间浓浓的爱意……)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

(互动评价:对音乐的感知重在倾听,在幼儿对音乐还不是很熟悉的时候,采用无声的动作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能在没有干扰的状况下吸引幼儿全神贯注倾听。)

3.多种方式,演唱歌曲。

1)教师: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那就看着图谱来唱一唱。分男女唱。

(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轻松欢快的、深情的、离别不舍的)这是一首表达母子情深的歌曲,我们应该怎么唱呢?(开心、欢快)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唱呢?(温柔,深情)

2)配上衬词演唱歌曲。(幼儿演唱两遍)

教师:游子明天就要离开妈妈了,妈妈连夜为孩子缝衣服,很感人。下面听包老师深情的来演唱,演唱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呀?(慢一些,温柔)那小朋友也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这次包老师还要让小朋友配上衬词。

配上衬词的歌曲听起来怎么样?(动听了)现在男生配衬词,女生唱歌词。唱衬词的时候要怎么样?(轻一点),恩,那我们交换一下,女生配衬词,男生唱歌词。

3)配上优美的动作演唱歌曲。(幼儿演唱一遍)

(分男女评价:通过听故事、看图谱、配衬词,幼儿对音乐的结构基本上已经掌握,在以上基础上让幼儿分男女进行演唱,幼儿的兴致很高,对音乐中转音的规律也能很好把握。)

(四)节目表演,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幼儿表演两遍)

教师:母亲节快要到了,我们把这首古诗排练成一个节目,作为送给妈妈的礼物吧。请幼儿自己搭舞台,面向听课的老师们

小结:今天的演出到此结束,请小朋友把小椅子摆到原来的位子上,然后轻轻的排队,和听课的师说再见。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将歌曲伴奏音乐、道具等放在小舞台供幼儿表演歌曲。

2.家园共育:把歌曲表演给妈妈看,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二、请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设计一个主题活动方案框架,并说明选题依据。

主题活动方案

主题名称

小洞洞里看世界

实施班级

小三班

实施人

包季丹  陈慧

实施时间

2017/9/1——2018/1/30

选题依据

妈妈来接然然时,然然正玩着管子积木,她右手拿着用一根黄色和一根绿色连接起来的管子放在左眼前方,眼睛透过管子,从钢琴移向桌子、移向娃娃家的柜子又移到午睡室的小床,妈妈提醒她回家了,她却没有像平时一样奔向妈妈,又从篮子里换了根管子,继续看,似乎从管子洞洞里看到的东西不是以前的东西。

仔细看看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的“洞”,教室里、商店里、餐厅里等等,让我们惊奇于“洞”的踪影无处不在。人的身上有很多的洞,眼睛是“洞洞”,鼻孔、嘴巴是“洞洞”,甚至拿放大镜看我们的皮肤,上面都有一个个小小的“洞洞”。人们每天还要吃许多有“洞洞”的蔬菜、水果、点心和零食。衣服裤子上有纽扣洞、鞋子上有穿鞋带的洞洞,还有洞洞鞋、用的篮子、铲子、瓶子上都有洞洞,“洞洞”是多么神奇的东西!因此,在“小洞洞里看世界”这个主题中,我们将和孩子一起探索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洞,让孩子慢慢地发现生活环境中也有许多洞,并分享有洞的事物。让孩子慢慢感受到洞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预设目标

1.探索周围环境中有洞的物品,了解各种洞及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感受洞洞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介绍分享和生活清洁相关的洞,并能根据洞的用途进行简单的分类。

3.尝试运用画、撕、剪、打洞机等方法进行创意,表现各种各样的洞洞。

 

 

 

 

 

预设活动

集体活动

科学:有趣的洞洞

科学:洞洞里的动物

科艺:瓶子上的洞洞

科学:有趣的海绵

科学:望远镜的秘密

科学:危险的洞洞

科艺:黑黑的,有个洞

科学:身上的洞洞(奇妙的五官)

语言:洞洞歌

语言:报纸上的洞洞

语言:蚂蚁

语言:金豆豆钻洞洞

语言:逗蚂蚁

美术:蚂蚁找山洞

音乐:小兔找山洞

                                  

游戏活动

科艺小实验:

1.小喷泉——在矿泉水瓶不同高度上分别打几个小洞,放满水后用力捏瓶子,让幼儿感受力的大小、洞洞高低与喷水远近的关系。

2会吸水的海绵——在按、捏的过冲中发现海绵会吸水。

3.运水——探索用什么容器能把水从一个容器运到另一个容器。

4.蚂蚁城堡——观察蚂蚁打洞,对蚂蚁的活动感兴趣。

科艺造型:

1.洞洞卡片——提供打洞机,制作洞洞卡片。 

2.望远镜——投放美工纸、蜡笔、勾线笔、胶水等,供幼儿制作望远镜。

3.管子积木——用管子积木造型。

生活区:提供卡纸、鞋面、笔、剪刀等工具,供幼儿制作拖鞋,并用鞋底练习打结。 

益智区:

1)张贴地下洞穴的相关资料图片,了解地下洞穴的特点。 

2)投放瓶子和盖子,能根据瓶口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盖子。

数学区:按手指上的数字套上相应的圈圈

语言区:洞洞书(1)剪刀、打洞机、图画纸等材料,请幼儿制作“洞洞故事书”、  2)张贴《下水道历 险记》,请幼儿看图讲述。 

其他活动

科艺问号: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并制成问号卡布置问题墙。

科艺播报:针对提问,寻找答案并进行播报。

科艺儿歌:收集朗诵洞洞儿歌。

科艺记录:观察生活中有洞洞的物品,并用绘画、摄影等形式记录下来。

安全教育:1.不随便用手去挖身上的洞洞,以免受伤。  2.了解生活中有些洞是有危险的(如插座、夹板缝等)不随意触摸。

环境创设

 

1.教师与幼儿一同布置主题墙“小洞洞里看世界”,张贴“我身边的洞洞”调查表,加深幼儿对洞洞的认识。

2.师幼共同丰富主题墙,展示幼儿作品“地下世界”,感受地下洞中动物的生活环境。 

3. 布置“洞洞艺术品”专栏,展出幼儿制作的洞洞作品,如窗花等。

预期成果

主题课程的资料整理

幼儿作品                             

科艺案例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3 13:53:24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